[实用新型]平行同轴光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6440.3 | 申请日: | 2013-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3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发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孚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5/04;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富石律师事务所 31265 | 代理人: | 杨楠 |
地址: | 200240 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行 同轴 光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自动化领域,尤其涉及同轴检测光源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同轴光源(coaxial light),对其均匀度、亮度、光源工作距离等指标具有较高的要求。现有技术中的平行同轴光源装置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PCB基板11、发光二级管(发光二级管(LED))12、漫射板13和分光镜14;发光二级管(LED)12设置在所述PCB基板11上;所述分光镜14设置在所述发光二管12的前端并与发光二级管(LED)的光线呈45度角;所述漫射板13设置在所述分光镜14与发光二级管(LED)12之间并与发光二级管(LED)12的光线相垂直。现有技术中的这种平行同轴光源装置的基本工作原理如2所示,发光体发光二级管(LED)通过高密度排列,亮度大幅度提高。高亮度的光设向漫反射板后,再射向与水平方向成45度角的高级镀膜分光镜(半透半反镜)使光能较均匀的反射(一半的光)到被照物品上,然后物体的光在反射到镜头(第二次通过半透半反镜)里形成较为均匀的图片,可以检测出比较为细微的缺陷。
现有技术中的这种平行同轴光源装置,具有如下技术缺陷:
1.均匀性在检测较高要求上运用不足,特别是同时检测两到三个图片时,检测不出的缺点时有发生。例如:a.各家银行卡凸起字符的检测,b.键盘按键的底座,工业标准块尺寸,高精度圆柱检测等。
2.光源亮度在通过本身光源系统衰减很厉害,原因是经过透光率仅为60%的漫反射板之后,在通过两次半透半反射透镜,光源亮度只有之前的20%左右。
3.光源的工作距离因亮度不够高,工作距离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4.速度跟不上,因为亮度较低,检测设备稍微高一点的检测速度,会因为光源的亮度而就跟不上,影响效率。
5.均匀效果不佳,检测效果会受很大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均匀度高、亮度高、工作距离可较远且检测效率高的平行同轴光源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平行同轴光源装置,包括PCB基板、发光二级管(22)、漫射板(24)和分光镜;发光二级管(22)设置在所述PCB基板上;所述分光镜设置在所述发光二管的前端并与发光二级管(22)的光线呈45度角;所述漫射板(24)设置在所述分光镜与发光二级管(22)之间并与发光二级管(22)的光线相垂直;在所述发光二级管与所述漫射板(24)之间还设置一菲涅尔透镜(21)。
所述发光二级管的功率为1W以上,在所述漫射板(24)上设置有均匀度增强膜(25)。所述均匀度增强膜(25)的透光率大于或等于90%。所述发光二级管的前端还设置有第二透镜(23)。在所述PCB基板的背部还设置有散热板(26)。在所述散热板(26)的背部还设置有栅形散热结构(27)。所述散热板(26)和栅形散热结构(27)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平行同轴光源装置的外壳为一体结构。所述外壳的上下两个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开口(29)和第二开口(30),所述第二开口上设有透明防尘板膜(28)。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平行同轴光源装置,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实现更好的平行光,能把LED侧面发的光一起聚集起来与正面的光的角度调整到趋近于平行的平行光。
2.均匀性更好,光斑轮廓更加清晰,(光斑效果见图5和图6)。
3.亮度更高,使设备的实际使用速度在相同检查条件下可以更高一些,大概是之前那种技术方案的3-5倍,效的提高生产效率。
4.扩展性或者产业化更强,我公司可以用这种LED颗粒加透镜,在加菲涅尔透镜,做条形光源,面光源,环形直接照射光源,并且在机器视觉行业和生产工厂的节能,生产效率,环保,性能上都有更好发展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现有平行同轴光源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现有平行同轴光源装置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及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平行同轴光源装置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平行同轴光源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现有平行同轴光源装置发光效果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平行同轴光源装置发光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孚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孚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64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