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密度浮网养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6282.1 | 申请日: | 2013-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2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康钦铭;康成翔;康成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钦铭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01K61/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兰艳文 |
地址: | 550001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密度 养鱼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养鱼装置,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天然养鱼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养鱼业,网箱密集不透气,并且大量使用鱼饵料,造成养鱼成本提高,环境污染,鱼品质下降。中国专利200910253916.7公开了《高寒地区温棚水生物净化养鱼装置》,200910034386.7公开了《双供氧、双温控的热带观赏鱼养鱼装置》,200520122435.X公开了《一种单流道循环式养殖槽》,98229295.3公开了《充氧定型网箱养鱼装置》,这几项专利都在装置上有特殊的结构,却还是免不了使用鱼饵料养鱼,所以,发明一种原生态、高密度捕捞鱼食的天然养鱼装置,节约成本,保护环境,提高鱼品质是非常迫切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生态、高密度捕捞鱼食的天然养鱼装置,该装置节约养鱼成本,保护环境,提高养鱼效率,更能提高鱼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密度浮网养鱼装置,四周为网箱,网箱四角上设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上设导航红灯,网箱四周设有多个诱鱼虫白灯,网箱内设渔网,渔网上设手动收网装置,渔网浮球设在中心;渔网设三层,一层和二层间隔3米,二层和三层间隔1米,一层上设浮子,二层上设坠子,方便收网。
上述的高密度浮网养鱼装置,其中:网箱可以分割成多个网箱。
上述的高密度浮网养鱼装置,其中:固定装置上设导航红灯。
上述的网箱上有一个守鱼房。
上述的网箱1外形尺寸120×120m,小箱12×12 m。
使用时,固定装置装在岸边或湖中,网箱浮于水上,渔网打开,诱鱼虫白灯亮着,晚上使用导航红灯,一人就可以手动收网,将所捕鱼虫喂养网箱内的鱼。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渔网可以大量高密度捕捞到天然小鱼虾、小虫等鱼食用于网箱的鱼食用,一人就可以收网,晚上也可以使用,产量高,产质好,因无饵料,环保无污染,产量高达每平方40公斤,产质与野生鱼相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标记:
1、网箱;2、固定装置;3、导航红灯;4、诱鱼虫白灯;5、渔网;6、手动收网装置;7、浮球;8、守鱼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高密度浮网养鱼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参见图1-2,一种高密度浮网养鱼装置,四周为网箱1,网箱1四角上设固定装置2,网箱1四周设有多个诱鱼虫白灯4,网箱1内设渔网5,渔网5上设手动收网装置6,渔网5浮球7设在中心;渔网5设三层,一层和二层间隔3米,二层和三层间隔1米,一层上设浮子,二层上设坠子,方便收网。
上述的高密度浮网养鱼装置,其中:网箱1可以分割成多个网箱。
上述的高密度浮网养鱼装置,其中:固定装置2上设导航红灯3。
上述的网箱1上有一个守鱼房8。
上述的网箱1外形尺寸120×120m,小箱12×12 m。
使用时,固定装置2装在岸边或湖中,网箱1浮于水上,渔网5打开,诱鱼虫白灯4亮着,晚上使用导航红灯3,一人就可以手动收网,将所捕鱼虫喂养网箱1内的鱼。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钦铭,未经康钦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62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的操作盘
- 下一篇:基于频率选择性耦合技术的宽阻带LTCC带通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