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焙烧炉燃烧器喷气口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5940.5 | 申请日: | 2013-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8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占林;宋建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海丽特种石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48 | 分类号: | F23D14/48;F23D14/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张明月 |
地址: | 0525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焙烧 燃烧 喷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焙烧炉燃烧器辅助装置,特别涉及焙烧炉燃烧器的喷气口。
背景技术
等静压石墨是上个世纪4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石墨材料,其生产过程包括粉磨、混捏、等静压成型、焙烧等过程。焙烧是生产石墨的重要步骤,焙烧过程就是将等静压成型后的石墨生坯放入焙烧炉内焙烧,它可以去除石墨生坯中挥发分,并使粘结剂焦化成环。焙烧工艺关键点在于焙烧炉炉温的控制,焙烧炉可以通过设置在焙烧炉上端的燃烧器加热,燃烧器内通有天然气、空气等混燃气体。
燃烧器包括外管、喷气头和喷气口,天然气和空气通过外管以及喷气头混合,混燃气体通过喷气口进入焙烧炉燃烧。现有的喷气口一般是与外管一端连接的直的钢管,直筒式的设计使混燃气体通过喷气口直接喷出,喷气口自身结构仅起到输送燃气的作用,并不能有效促进燃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混燃气体混合效果的喷气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焙烧炉燃烧器喷气口,包括连接在外管末端的喷气口,所述喷气口远离与外管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向内收缩的收缩口。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喷气口包括等外径的母管和子管,母管的一端通过法兰与外管连接,母管的另一端设置阶梯孔,子管的厚度大于母管,子管的一端设置与母管过盈配合的定位台阶,子管的内孔开设与母管内孔圆滑过渡的向远离母管端逐渐收缩的圆弧倒角。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本实用新型的焙烧炉燃烧器喷气口,混燃气体通过喷气口,由于内径的变小,混燃气体中的分子运动更加剧烈,因此混燃气体可以经过二次混合,燃气和助燃气的混合效果更好,进一步提高燃烧效率。混燃气体通过喷气口,在同等的流量下,喷出气体的流速大于一般出口流速,混燃气体喷出的距离更远,更容易深入到焙烧炉底部,利于热量的传递。
本实用新型的焙烧炉燃烧器喷气口,母管与子管通过过盈配合连接,是一种无缝连接,可以避免混燃气体泄露,影响混燃气体的燃烧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面图。
其中:1、母管,2、子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焙烧炉燃烧器喷气口,如图1所示,所述喷气口包括等外径的母管1和子管2,母管1与子管2所用材质相同。母管1的一端可以通过法兰与外管连接,母管1也可以与外管直接连接,在母管1混燃气体出口的一端设置阶梯孔,阶梯孔是母管1经过环形切割内壁而成的。子管2的厚度大于母管1,子管2的一端设置与母管1过盈配合的定位台阶,定位台阶是子管2经过环形切割外壁而成的,子管2的内孔开设收缩口,收缩口向远离母管1端向内逐渐收缩,且与母管1内孔圆滑过渡。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混合燃气经过喷气口母管1进入到子管2,经过子管2收缩口,内径逐渐变小,混燃气体中的分子运动更加剧烈,从而混燃气体可以经过二次混合达到更高的燃烧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海丽特种石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海丽特种石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59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