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焙烧炉烧嘴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5939.2 | 申请日: | 2013-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5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海丽特种石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1/04 | 分类号: | C01B31/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张明月 |
地址: | 0525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焙烧 炉烧嘴 护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烧嘴护套,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等静压石墨的焙烧炉烧嘴护套。
背景技术
等静压石墨是一种上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石墨材料,它与普通石墨相比,具有结构精细致密、均匀性好、热膨胀系数低、导电性能和导热性能好等一系列的优良性能,因而广泛应用于高精尖产业、科研等领域,比如太阳能电池板、核反应堆、连续铸造结晶器等。然而,我国的等静压石墨生产尚处于起步阶段,生产工艺以及产品性能均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等静压石墨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原材料置于1200℃~1400℃的高温下进行煅烧,这一过程一般是在大型焙烧炉中进行。大型焙烧炉中设置一用于加热原材料的烧嘴,烧嘴的前端设有耐火材料制成的烧嘴护套,烧嘴护套伸入到焙烧炉中。焙烧炉工作时,自烧嘴中喷射出的燃烧气与助燃气体在烧嘴护套中混合、点燃后,生成的高温火焰喷射到焙烧炉中。因此,焙烧炉的烧嘴护套一般是由耐高温的耐火材料制成。
现有的烧嘴护套如图2所示,包括台阶段1以及竖直段2。台阶段1用于将护套稳固地安装在焙烧炉炉口,包括主台阶12和副台阶13;竖直段2为一段直管,位于焙烧炉内。台阶段1内部设置有相连通的烧嘴平台11和喇叭形通孔14,烧嘴平台11用于搁置烧嘴前端喷口,喇叭形通孔14用于增大燃烧气压力;竖直段2内设置有与喇叭形通孔14连通的直孔21,用于将混合后的可燃气体与助燃气体送入焙烧炉内。
实际生产中,为了便于烧嘴护套的安装,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副台阶。这种烧嘴护套在实际生产中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1)由于烧嘴中喷出的混合气体流速极快,喇叭形通孔没有起到增大燃烧气压力的作用,反而使气体出现不必要的紊流,降低了气体流速以及火焰喷射的速度;2)由于烧嘴护套承受的温度、压力比较高,在副台阶的尖角处应力过大,从而导致烧嘴护套在副台阶处断裂的现象经常发生,缩短了烧嘴护套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焙烧炉烧嘴护套,以解决传统技术中烧嘴护套结构复杂、热应力大、寿命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焙烧炉烧嘴护套,包括台阶段以及竖直段,所述台阶段与竖直段之间通过锥面段过渡连接;所述台阶段、锥面段以及竖直段内贯穿设置有固定直径的直孔。
所述竖直段的改进在于:所述竖直段的下端面为一斜面。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传统技术中的烧嘴平台和喇叭形通孔改进为一固定直径的直孔,使烧嘴护套的内部结构得到了优化,既减少了加工制作的难度,又提高了烧嘴护套的使用性能;本实用新型以锥面段取代传统技术中的副台阶,减少了烧嘴护套工作时的应力集中,显著提高了烧嘴护套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中将竖直段的下端面改为一个斜面,用以改变火焰喷射的方向,加快了炉内的热循环,使焙烧炉的加热效果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传统的烧嘴护套结构示意图。
其中:1.台阶段,2.竖直段,11.烧嘴平台,12.主台阶,13.副台阶,14.喇叭形通孔,16.锥面段,21.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焙烧炉烧嘴护套,如图1所示,包括台阶段1以及竖直段2,台阶段1与竖直段2之间通过锥面段16过渡连接。台阶段1、锥面段16以及竖直段2内贯穿设置有直孔21,直孔21的直径为一固定值。
本实施例中,竖直段2的下端面为一斜面,其作用在于改变火焰喷出时的方向,从而加快炉内热循环,使加热更为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海丽特种石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海丽特种石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59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