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活动式管接头专用扳手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5721.7 | 申请日: | 2013-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5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叶厚斌;何明光;王承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福建海西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3/50 | 分类号: | B25B13/50;B25B13/08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博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66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动 管接头 专用 扳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动式管接头专用扳手,可更好地保证管接头在汽车上的装配质量。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气压系统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气压管路中,钢制的管接头因其较低的价格得到普遍的采用。虽然钢制的管接头在管体中部有设平台用于管接头的拧紧作业,但传统的呆扳手开口较浅,无法用于管接头的拧紧作业,而使用传统的梅花扳手套着管接头一端进行拧紧作业,则会因挤压而损坏管接头的螺牙,造成气压管路的漏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单易用、不损坏管接头螺牙的活动式管接头专用扳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活动式管接头专用扳手,包括手柄部和夹持部,所述手柄部一端和夹持部活动连接,所述夹持部一端为U型卡接口,所述U型卡接口的开口大小与管接头转折部相适配。
为了实现多角度的扭转旋紧,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所述夹持部另一端为夹持连接柱,所述手柄部一端与连接柱相互铰接。
其中,所述手柄部与夹持部连接的一端设有U型开口,所述U型开口与夹持连接柱卡合后通过螺栓相互铰接。
其中,述手柄部与夹持部连接的一端设有手柄连接柱,所述手柄连接柱与夹持连接柱平行排列并同两者直接穿插螺栓相互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U型卡接口夹持管接头转折部而不是端部,从而不会对接头的螺牙,充分利用管接头上设有的平台,进行管接头拧紧无损作业,手柄部一端和夹持部活动连接也容易针对不同尺寸的管接头更换不同扳手主体,扳手的手柄部可通用,达到充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活动式管接头专用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手柄部;11:U型开口;
2:夹持部;21:U型卡接口;22:夹持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活动式管接头专用扳手实施方式包括手柄部1和夹持部2,所述手柄部1一端和夹持部2活动连接,即手柄部1与夹持部2可以卡接、铰接、螺纹连接等,实现手柄部1与夹持部2可拆卸连接,通过这种连接方式针对不同尺寸的管接头更换不同夹持部,而手柄部可通用,所述夹持部2一端为U型卡接口21,所述U型卡接口21的开口大小与管接头转折部相适配,使用时U型卡接口21直接卡入管接头的转折部即可对管接头进行旋转操作,通过U型卡接口21夹持管接头转折部而不是端部,从而不会对接头的螺牙,充分利用管接头上设有的平台,进行管接头拧紧无损作业,手柄部1一端和夹持部2活动连接也容易针对不同尺寸的管接头更换不同扳手主体,扳手的手柄部1可通用,达到充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
为了实现多角度的扭转旋紧,所述夹持部2另一端为夹持连接柱22,所述手柄部1一端与连接柱相互铰接,当夹持部2夹持住管接头的转折部时,手柄部1可以根据旋转的舒适度调节最为便捷的角度,人工操作起来更加方便。为了实现这种铰接关系,本实施例中列举两种实现方式,同时其他可实现手柄部和夹持部铰接连接的方式一样可以应用在本实用新型内。其中一种,所述手柄部1与夹持部2连接的一端设有U型开口11,所述U型开口11与夹持连接柱22卡合后通过螺栓相互铰接。另一种方式,所述手柄部与夹持部连接的一端设有手柄连接柱,所述手柄连接柱与夹持连接柱平行排列并同两者直接穿插螺栓相互铰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福建海西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福建海西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57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