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弧往复运动式自行车驱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5719.X | 申请日: | 2013-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7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陈长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长敏 |
主分类号: | B62M1/24 | 分类号: | B62M1/24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田和穗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弧 往复 运动 自行车 驱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动结构,特别是一种圆弧往复运动式自行车驱动结构。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一种环保节能、体积小巧,使用灵活方便的交通工具,传统的自行车结构如下:在自行车的架体前部设置作为被动轮和转向轮的前轮,后部设置作为主动轮的后轮,后轮的转动轴与一被动链轮同轴转动,而该被动链轮通过链条与主动链轮相连,这个主动链轮通过脚蹬杆和脚蹬板驱动转动,从而实现主动轮(后轮)的转动。这种传统的自行车结构、特别是驱动部分的结构存在以下缺陷:在运动过程中每一个与脚踏板连接的脚蹬杆都需要不停地做单方向的循环圆周运动,而在每个脚蹬板运行到圆周轨迹的上部(下部)一定弧度范围内时,该区域为无效传动部分,白白耗费能量;并且自行车的整体结构设计需要考虑有部件与脚蹬杆的运动轨迹干涉,因此自行车的整体体积较大,并且脚蹬杆的长度也基本固定,无法通过增加脚蹬杆的长度来增大力臂,以达到省力的目的。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自行车驱动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甚至避免脚踏驱动自行车过程中做无用功的驱动结构,应用了这种驱动结构的自行车的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巧,用相对较小的驱动力便能达到较好的驱动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圆弧往复运动式自行车驱动结构,包括支撑在自行车架体上并与自行车主动链轮相连的驱动轴1,驱动轴1通过两个脚蹬杆2驱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轴1上对称地设置有两个棘轮3,驱动轴1外套接有轴套4,轴套4的上方竖直设置有导杆5,在导杆5上滑动连接有滑块6,滑块6与轴套4之间设置有下弹簧7,滑块6与导杆5的顶端之间设置有上弹簧8,滑块6的左右两侧还分别与两个连杆9转动连接,而这两个连杆9的下端则分别与相对应的棘轮3铰接,两个脚蹬杆2分别连接在两个棘轮3上,且这两个脚蹬杆2以通过驱动轴1轴心的水平线为轴对称设置,在脚蹬杆2运动到极限位置时,脚蹬杆2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α,且α的范围是20度至40度。
所述的脚蹬杆2由相互套接的两段连杆组成,且在脚蹬杆2上还设置有固定螺栓10。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种结构形式的圆弧往复运动式自行车驱动结构,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它针对传统的自行车驱动结构所存在的问题,创造性地设计出一种与以往驱动方式完全不同的驱动结构,这种驱动结构具有以下优点:首先它在驱动过程中每个脚蹬杆仅在圆弧上往复运动一定的弧度,而这个运动的范围恰好是人体最适合发力、或者说施力效果最好的范围;它与传统结构相比,其脚蹬杆的运动距离减少了约三分之一,即用较短的运动距离、较小的外力驱动,达到与传统驱动结构基本相同驱动效果;并且由于它的全部运动轨迹都可以进行施力,免去了传统结构中无用功的耗费;此外,由于它的运动轨迹仅仅涉及到驱动轴的前方部分,这样驱动轴在自行车架体上的整体位置所受的限制较小,因此可以将后轮向前移动,使自行车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和小巧,减少占地面积,更重要的是,脚蹬杆因此也获得了更大的运动空间,可以适当的将其加长,以获得更长的力臂。综上所述,可以说这种自行车驱动结构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圆弧往复运动式自行车驱动结构,包括支撑在自行车架体上的驱动轴1,这个驱动轴1与主动链轮相连,驱动轴1通过两个脚蹬杆2进行驱动,在驱动轴1上对称地设置有两个棘轮3,在驱动轴1外还套接有轴套4,驱动轴1能够在轴套4内转动,而轴套4则固定在自行车的架体上,在轴套4的上方竖直地设置有导杆5,在导杆5上滑动连接有滑块6,这个滑块6与轴套4之间设置有下弹簧7,而滑块6与导轨5的顶端之间则设置有上弹簧8,在滑块6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连杆9转动连接,而这两个连杆9的下端则分别与相对应的棘轮3相铰接;每个棘轮3均与一个脚蹬杆2固定连接,并且这两个脚蹬杆2以通过驱动轴1轴心的水平线为轴,对称设置;同时当脚蹬杆2运动到极限位置时,脚蹬杆2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α,这个α角的取值范围是20度至40度;同时脚蹬杆2的长度可以调整,具体的结构是脚蹬杆2由相互套接的两段连杆组成,并且在脚蹬杆2上设置有用于将这两段连杆固定的固定螺栓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长敏,未经陈长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57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周转使用的临时道路路基块
- 下一篇:一种锁住马桶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