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表表扣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5426.1 | 申请日: | 2013-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9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裘里斯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裘里斯杨 |
主分类号: | A44C11/02 | 分类号: | A44C1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陆军 |
地址: |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 | 国省代码: | 澳大利亚;AU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手表表扣。
背景技术
按表带类型分类,手表一般分为金属表带手表和皮质表带手表,在金属表带手表中,表带一般是由若干表带节首尾顺序连接而成,而表带的打开与闭合,常是通过与表带连接的手表表扣来实现。但是我们知道,在第一次佩戴某一金属表带手表时,该金属表带手表的表带通常不是过长就是过短,因此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而现有技术中手表表扣又不能调节与其相连的表带的长短,一般的使用者又没有专业的工具与技能,所以针对上述情况,大多数使用者都需要请专业的修表师,按照使用者的手腕大小,取下或者装上相应数量的表带节,这样才可以较舒适地佩戴该金属表带手表。
综上,现有技术中的手表表扣存在不能调节与手表表扣相连的表带的长短、造成使用者使用不方便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手表表扣存在不能调节与手表表扣相连的表带的长短、造成消费者使用不方便的缺陷,提供一种克服了上述缺陷的手表表扣。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手表表扣,包括扣件以及分别枢接在所述扣件两端的制框和面盖,所述制框远离所述扣件的一侧设有用于固定表带一端的第一连接结构,所述面盖远离所述扣件的一侧设有用于固定表带另一端的第二连接结构,所述面盖包括沿所述面盖的两侧向背面延伸的侧壁、分别设于所述两个侧壁的内侧的两个内置件、设于所述两个内置件之间的第一移动件;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位于所述第一移动件上;在所述侧壁的外侧与所述第一移动件相对应的位置处安装有按键;所述按键与所述第一移动件通过开合结构连接,通过按压或松开所述按键释放或锁定所述开合结构,使所述第一移动件沿所述面盖的长度方向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表表扣中,所述开合结构包括弹性件、锯齿件和设于所述内置件的内侧的阻挡件;所述第一移动件的侧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弹性件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锯齿件抵接并压缩所述弹性件,所述锯齿件向外延伸形成有用于和所述阻挡件配合的若干锯齿,在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所述锯齿抵接在所述内置件的内侧;安装在所述侧壁的外侧的所述按键插入所述内置件并与所述锯齿件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表表扣中,所述锯齿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设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第一侧边抵接并压缩所述弹性件,所述第二侧边向外延伸形成所述锯齿。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表表扣中,所述锯齿件还包括用于抵接所述按键的推动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表表扣中,所述内置件形成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二侧边的滑槽。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表表扣中,所述内置件还形成有容置部,所述容置部位于所述滑槽的一侧、且所述容置部与所述滑槽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表表扣中,所述阻挡件位于所述容置部的内侧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表表扣中,所述阻挡件为用于供所述锯齿插入的插接孔,或者所述阻挡件为阻挡杆。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表表扣中,所述手表表扣还包括第二移动件,所述第二移动件与所述第一移动件转动连接,所述手表表带连接在所述第二移动件上。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表表扣中,所述手表表带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移动件连接,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制框连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手表表扣,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者可以自己调节手表表带的长度,可以很方便地使得佩戴手表时手表表带的大小更舒适,也节省了让专业修表师调节手表表带的长度的时间和费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手表表扣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延长手表表带的长度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爆炸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手表表扣实施例的面盖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延长手表表带的长度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面盖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扣件和制框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4的俯视图;
图9是沿图8中A-A线的剖视图;
图10是图4的侧视图;
图11是沿图10中B-B线的剖视图;
图12是图6的侧视图;
图13是图12中延长手表表带的长度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面盖,2-内置件,3-第一移动件,4-弹性件,5-锯齿件,6-按键,7-第二移动件,8-扣件,9-制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裘里斯杨,未经裘里斯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54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毛毯
- 下一篇:一种提神抗疲劳复合药芯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