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极耳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5234.0 | 申请日: | 2013-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0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潘江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江林 |
主分类号: | G01D21/00 | 分类号: | G01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55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电池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电池极耳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极耳,是锂离子聚合物电池产品的一种原材料。例如我们生活中用到的手机电池,蓝牙电池,笔记本电池等都需要用到极耳。电池是分正负极的,极耳就是从电芯中将正负极引出来的金属导电体,通俗的说电池正负两极的耳朵是在进行充放电时的接触点。这个接触点并不是我们看到的电池外表的那个铜片,而是电池内部的一种连接。
现有技术中,对于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电池极耳进行检测,通常的检测方法是人工检测,但是准确性差,效率低,且使用在线显微镜检测,靠人眼判断,无法检测单肩问题,随机性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准确性高,效率高的电池极耳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电池极耳检测装置,包括图像采集机构和图像处理机构,所述图像采集机构与所述图像处理机构连接,所述图像采集机构包括机构一和机构二,所述机构一包括相机一和第一光源,所述相机一连接图像处理机构,所述相机一设于被检测物的正上方,所述第一光源设于所述被检测物的正下方,且第一光源的光线正对被检测物,所述机构二包括相机二、第二光源和第三光源,所述相机二连接图像处理机构,所述相机二设于被检测物的正上方,所述第二光源和第三光源设于所述被检测物的上方,且第二光源和第三光源关于被检测物对称安装,第二光源和第三光源的光线与所述被检测物呈15°~45°角度,所述图像处理机构包括信息接收模块、信息处理模块、信息分析模块、信息判断模块和报警装置,所述信息接收模块连接信息处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连接信息分析模块,信息分析模块连接信息判断模块,信息判断模块连接报警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机构一还包括第一移动支架,所述第一移动支架上设有第一微调平台和第二微调平台,所述第一微调平台处于第二微调平台的上方,且所述相机一设于第一微调平台上,所述第一光源设于第二微调平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机构二还包括第二移动支架,所述第二移动支架上设有第三微调平台和第四微调平台,所述第三微调平台处于第四微调平台的上方,所述相机二设于第三微调平台上,所述第二光源和第三光源设于第四微调平台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极耳检测装置的优点在于:通过相机一和第一光源收集被检测物正对光源的信息,通过相机二和第二光源、第三光源采集被检测物斜对光源的信息,信息全面,且准备性高,比人工的肉眼采集效率快。
不需要人工检测,通过图像采集机构对被检测物进行信息采集,通过图像处理机构进行分析和判断,大大提高工作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极耳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图像处理机构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极耳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图像处理机构的模块示意图。
所述电池极耳检测装置,包括图像采集机构10和图像处理机构20,所述图像采集机构10与所述图像处理机构20连接。
所述图像采集机构10包括机构一11和机构二12,所述机构一11包括相机一111和第一光源112,所述相机一111连接图像处理机构20,所述相机一111设于被检测物30的正上方,所述第一光源112设于所述被检测物30的正下方,且第一光源112的光线正对被检测物30。
所述机构二12包括相机二121、第二光源122和第三光源123,所述相机二121连接图像处理机构20,所述相机二121设于被检测物30的正上方,所述第二光源122和第三光源123设于所述被检测物30的上方,且第二光源122和第三光源123关于被检测物30对称安装,第二光源122和第三光源123的光线与所述被检测物30呈15°~45°角度;
所述图像处理机构20包括信息接收模块21、信息处理模块22、信息分析模块23、信息判断模块24和报警装置25,所述信息接收模块21连接信息处理模块22,信息处理模块22连接信息分析模块23,信息分析模块23连接信息判断模块24,信息判断模块24连接报警装置25,在出现不正常现象时,自动通过报警装置25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江林,未经潘江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52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热泵机组性能系数巡检装置
- 下一篇:一种平板电脑平面度自动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