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碟簧改进皮带张紧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4881.X | 申请日: | 2013-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3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曾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博立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7/08 | 分类号: | F16H7/08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曹绍文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皮带 张紧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碟簧改进皮带张紧轮,属于机械传动附件领域。
背景技术
在汽车传动中,皮带传动应用非常广泛,为了保证传动可靠有效,安装皮带张紧轮非常有必要。产生板簧张紧轮结构阻尼的关键要素包括,一定的轴向正压力施加于摩擦副产生摩擦阻尼,而正压力由碟形弹簧达到一定的压缩量提供。传统皮带张紧轮中碟形弹簧的压缩量依靠面板和弹簧支撑套将中心轴套的两端台阶限位,从而计算面板和弹簧支撑套之间的支板、偏心轴套、减磨板以及弹簧支撑套等厚度之和与中心轴套两台阶之间距离值的差值,即为碟形弹簧压缩后的厚度。这样存在着很多尺寸误差累积,导致碟形弹簧实际的压缩量误差很大,即作用于摩擦副的正压力误差很大,张紧轮的阻尼难以控制,甚至出现阻尼很小或张紧轮支板不回复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减小碟形弹簧实际压缩量误差的新型皮带张紧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碟簧改进皮带张紧轮,包括惰轮和连接惰轮的支板,所述支板上设有弹簧支撑套和中心轴套,所述弹簧支撑套内设有弹簧,弹簧与弹簧支撑套之间设有弹簧垫板,所述弹簧与支板接触部位设有偏心轴套,所述支板端面设有面板,面板到支板之间依次设有减磨板、碟形弹簧,所述支板上靠近蝶形弹簧处设有两个同圆心的环形凸台,靠近中心轴套的为内凸台,远离中心轴套的为外凸台,所述外凸台略高于内凸台,所述惰轮与支板形成的凹槽内设有轴承,所述轴承与支板之间设有挡圈,所述惰轮端面通过轴螺栓固定有防尘盖。
作为优选,所述支板与中心轴套之间设有自润滑轴承。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支板内腔靠近碟形弹簧处设计两个具有一定高度差的凸台,在压装分总成时,面板驱使减磨板与支板中的较高的外凸台贴合,从而减磨板与较低的内凸台之间形成一相对高度稳定的轴向空间,即保证装配总成碟形弹簧压缩后的高度稳定一致,这样有利于控制张紧轮的阻尼大小,同时避免了张紧轮支板不回复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碟簧改进皮带张紧轮,包括惰轮10和连接惰轮10的支板5,所述支板5上设有弹簧支撑套1和中心轴套8,所述弹簧支撑套1内设有弹簧2,弹簧2与弹簧支撑套1之间设有弹簧垫板3,所述弹簧2与支板5接触部位设有偏心轴套4,所述支板5端面设有面板9,面板9到支板5之间依次设有减磨板6、碟形弹簧7,所述支板5上靠近蝶形弹簧7处设有两个同圆心的环形凸台,靠近中心轴套8的为内凸台17,远离中心轴套8的为外凸台16,所述外凸台16略高于内凸台17,所述支板5与中心轴套8之间设有自润滑轴承13,所述惰轮10与支板5形成的凹槽内设有轴承15,所述轴承15与支板5之间设有挡圈14,所述惰轮10端面通过轴螺栓11固定有防尘盖12。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博立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博立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48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符合测量的二维压缩鬼成像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钛酸锂电池及其电解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