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灯珠多通道比色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4503.1 | 申请日: | 2013-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19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柯慧贤;俞祖璇;陈锦;沈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斯坦道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灯珠多 通道 比色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单灯珠多通道比色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仪器使用检测光源主要是连续波长的灯源(如钨灯)和单波长的光源(如单色LED灯),在检测某个指标时,通常是采用如下两种方式:一种是连续波长灯源+单色滤光片,另一种是直接采用单色LED灯。对于第一种方式,在不做检测项目而需切换波长时,一般是靠手工或者机械的方式来更换相应的滤光片,其中手工切换容易造成滤光片的污损和划伤,机械切换则具有机构复杂和可靠性低的问题,同时还增加了仪器的体积和重量,不利于携带和运输。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1980007A公开了一种基于LED灯多光路切换的比色系统,包括发射板、检测室和光电传感器,该检测室内开有若干个可放置比色皿的比色槽,每一个比色槽的一面开有放置光电传感器的检测孔,另一面开有若干个光孔,光孔位于检测孔的正对面,发射板开有若干组灯孔,灯孔内放置LED灯,每一个灯孔与一个光孔相连通,光孔的直径比灯孔小,LED灯连接外部电路板。
如此,其可以在多个灯孔上分别插上不同波长的LED灯,该LED灯亮和灭由外接的电路板控制,当需要某个波长的LED灯检测样品时,通过电路控制只点亮该波长的LED灯,光线通过光孔穿过检测比色槽内的液体样品到达另一面上的光电传感器,这样就可以实现在一个比色槽上可以有选择地检测多个不同波长的样品,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但是,为了让多个灯孔中不同波长的LED灯产生的光线能够更好地被光电传感器接收,该多个光孔的轴线相互平行并且朝中间靠拢,如此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加工难度,也对检测精度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比色系统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灯珠多通道比色系统,以解决现有比色系统加工难度高以及对检测精度影响大的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单灯珠多通道比色系统,包括检测室和光电传感器,该检测室内开有若干个可放置比色皿的比色槽,每一个比色槽的一面开有放置光电传感器的检测孔;其中,该比色系统还包括至少两色LED灯,每一个比色槽的另一面开有用于放置至少两色LED灯的定位孔,该至少两色LED灯具有基板、灯罩、输出引脚、至少两个输入引脚以及位于灯罩内且朝灯罩发光的至少两个LED芯片,该输入引脚的数量与LED芯片的数量相等,该至少两个LED芯片产生不同波长的光并恰好覆盖定位孔与比色槽的交界范围,该输出引脚和至少两个输入引脚使至少两个LED芯片接入至电路板。
进一步,该比色系统还包括MCU单元、A/D转换模块、D/A转换模块和PMW控制模块,该光电传感器通过A/D转换模块而与MCU单元相连,该MCU单元依次通过D/A转换模块和PMW控制模块而与至少两色LED灯相连。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灯珠多通道比色系统,其通过设置至少两色LED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仅需一个定位孔即可,而无需设置多个灯孔和光孔,大大简化了设备的结构,降低了加工难度;另外,通过对LED芯片在封装上的调整,可以确保每个LED芯片在点亮时所产生的光恰好覆盖定位孔与比色槽的交界范围,如此可以确保光与比色皿垂直,确保了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灯珠多通道比色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一组结构组装完成时的剖视图;
图3为三色LED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现自动平衡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中:
比色系统 100
至少两色LED灯 1 基板 11
灯罩 12 输出引脚 13
输入引脚 14 LED芯片 15
检测室 2 比色槽 21
比色皿 22 检测孔 23
定位孔 24 光电传感器 3
MCU单元 41 A/D转换模块 42
D/A转换模块 43 PMW控制模块 4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斯坦道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斯坦道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45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耕机转向拨叉密封机构
- 下一篇:纵剪机组减速箱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