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滑坡深部位移自动监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3869.7 | 申请日: | 2013-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3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周策;陈文俊;刘一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B7/02 | 分类号: | G01B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博通专利事务所 51208 | 代理人: | 谢焕武 |
地址: | 61008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坡 部位 自动 监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质灾害监测中使用的检测仪,尤其是一种滑坡深部位移自动监测仪。
背景技术
根据现有国外研究概况,在实现滑坡深部位移监测方法方面,国内外主要采用钻孔倾斜法,即在钻孔中采用埋设测斜管用倾斜仪来监测深部滑坡体的滑动部位,监测滑坡体滑动的水平位移、滑速和间歇性滑动情况,深部相对位移变形是地表位移变形的先行,两者是密切相关的,对深部相对位移变形的监测可提前预测滑坡的稳定性。钻孔倾斜仪主要生产厂家有中国水电科学院和航天部三十三所合作研制的CX系列钻孔测斜仪,北方仪器厂BF5515型滑动式测斜仪,南瑞大坝工程监测公司NCX-IP型固定测斜仪和NCX-1H(V)型多路传输固定测斜仪。这些产品以美国新科(SINCO)公司生产的50302510型钻孔测斜仪(有活动式和固定性),加拿大洛克康司特(ROCLEST)有限公司RT-20型测斜仪等为主产品在中国有较好的市场。国内外目前生产的产品均不具全方位有监测滑体滑动方向同时带扭转角测量的性能,目前日本和欧美等国也在采用固定式钻孔倾斜仪进行滑坡,深部位移变形自动化监测,但未见对滑坡深部位移方位和同时监测测斜管扭转方位角的报道。
根据国内研究现状来看,采用倾斜仪监测滑坡地层深部位移是一种滑坡地质灾害预警常用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目前只能测定滑坡深部位移而不能确定滑坡深部位移的方位。随着监测孔深度的加大,由于测斜管安装以及滑坡地层的滑移,造成测斜管的扭转方向变化,即设定方位与监测孔内测斜管实际扭转方位发生不可忽视的偏移,而常用的监测仪器钻孔倾斜仪多在原理上存在忽视深部位移扭转方位的问题,这就带来了我们监测数据的失真,甚至误解的问题。随着GSM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已逐渐成了监测数据的无线传输的主流,为监测数据的无线传输实时自动监测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为了监测滑坡地层深部位移及扭转方位,并利用现有的GSM通讯技术,完善对监测数据无线自动传输,以达到推广应用水平,急需对滑坡深部位移监测仪器进行研发与应用示范。
目前我国地质灾害监测预报方法为地表变形监测和深部水平位移监测。地表变形检测要滞后于深部位移检测,也就是说只是依靠地表变形监测所测数据,其预测预报要滞后于深部位移的预测预报。目前我国监测深部位移方位主要是钻孔测斜仪的监测方法,而这种方法由于测斜仪的测斜管在地下受压变形,测斜管自身横滚、翻转,也即测斜管扭转方位变化,使得现有测斜仪无法将正确的测量数据进行反馈,当然也不能判断滑体深部真正的滑动方向,因而现有测斜仪监测方法不能达到深部位移监测的目的。目前水电大坝和三峡库区由于测斜管变形,有成百上千的监测孔不能工作而作废。我国用钻孔倾斜仪管的地方大多仍是人工定时采集为主,未能实现实时自动监测和动态监测,这样,滑体滑动数据采集不及时、不齐全,漏采较多,特别是实时监测能够保证临滑时能把所有数据采集存储无法实现,给地质灾害监测预报以及地质灾害发生后数据收集,后期数据研究带来不便。
因此,急需提供一种能完成全程监测、数据齐全、数据准确并能将地质灾害发生后的数据进行研究的滑坡深部位移自动监测仪。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现有测斜仪的结构上进行改进,提供一种能完成全程监测、数据齐全、数据准确并能将地质灾害发生后的数据进行研究的滑坡深部位移自动监测仪。
本实用新型滑坡深部位移自动监测仪的基本构思是:
一、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研究基础
(1)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1978年以来就进行了钻孔测斜研制工作,1995年单点磁球测斜仪获地矿部科技三等奖,1998年压电陀螺测斜仪获地矿部部科技二等奖,2002年光电多点连续测斜仪获国土资源部科技二等奖。目前项目组已开展的钻孔测斜仪研制等课题都已成功 。
(2)1993年以来我所就从事地质滑坡监测技术方法研究,目前还在三峡奉节、云阳两地组织采用国内外现有位移变形监测方法建立了两个监测站。
(3)地质灾害滑坡分层固定存储式崩滑体姿态监测仪正在进行研究中,我所研制的地质灾害滑坡分层含水量测试仪、BHY-2型滑坡崩塌岩体推力监测系统正在三峡库区、雅安地质灾害监测示范区应用推广,使用效果较好,其配套技术在本项目中使用是可行的 。
(4)参与本项目研制人员都是长期参加地质灾害监测人员,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长期的工作经验。由上可知,完成立项研究目标任务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可行的。
(5)我所通过与院校、厂家合作研究新型仪器已有多个成功的例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开展本项目研究工作的创造了有利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未经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38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文言文领读机
- 下一篇:一种武器系统训练模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