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卵管通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3193.1 | 申请日: | 2013-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9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桂荣;郑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桂荣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5/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卵管 通液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输卵管通液器。
背景技术:
目前,输卵管通液术是妇科临床常用的一种技术,它是通过输卵管通液器将诊断、治疗用的液体注入宫腔,通过压力作用疏通输卵管,并观察压力表,判断输卵管是否通畅。现有的输卵管通液器的主要缺点如下:(1)向宫腔注药时,药液容易从宫颈口溢出,导致诊断的误差,影响治疗效果;(2)通液器的出液孔往往设置在通液管的顶端或侧壁上,通液过程中通液孔容易与宫腔壁接触紧密,造成出液不通畅,导致测得的压力存在较大偏差,从而影响诊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输卵管通液器,它结构设计合理,向宫腔注药时避免了液体外漏,通液器出液通畅,压力测定准确,保证了诊断结果的准确可靠,保证了治疗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输卵管通液器,包括一硅胶管,在硅胶管的前部外侧表面设有一环形凹槽,在硅胶管的前端端部及环形凹槽内的硅胶管侧壁上分别设有若干个出液口,在环形凹槽后方的硅胶管外侧套设一气囊,所述气囊的膨胀状态为前小后大的锥形,气囊通过导气管与输气装置相连,在导气管上设有一输气阀门,在硅胶管的后端连接有一三通阀,三通阀分别与压力计和注射器座相连,在三通阀上设有一调节阀门。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导气管向气囊内注入气体使之膨胀,且气囊的膨胀状态为前小后大的锥形,可有效地堵住宫颈外口,避免了液体外漏,在硅胶管的前部外侧表面设有一环形凹槽,且在硅胶管的前端端部及环形凹槽内的硅胶管侧壁上分别设有若干个出液口,环形凹槽内的出液口不易与宫腔壁接触,从而可使通液器出液通畅,压力测定更准确,这样有效地保证了诊断结果的准确可靠,保证了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硅胶管,2、环形凹槽,3、出液口,4、气囊,5、导气管,6、输气阀门,7、三通阀,8、压力计,9、注射器座,10、调节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输卵管通液器,包括一硅胶管1,在硅胶管1的前部外侧表面设有一环形凹槽2,在硅胶管1的前端端部及环形凹槽2内的硅胶管1侧壁上分别设有若干个出液口3,在环形凹槽2后方的硅胶管1外侧套设一气囊4,所述气囊4的膨胀状态为前小后大的锥形,气囊4通过导气管5与输气装置相连,在导气管5上设有一输气阀门6,在硅胶管1的后端连接有一三通阀7,三通阀7分别与压力计8和注射器座9相连,在三通阀7上设有一调节阀门10。
使用时,首先将硅胶管1的前端插入宫腔,通过输气装置经导气管5向气囊4内注入气体使之膨胀,气囊4的膨胀状态为前小后大的锥形,可有效地堵住宫颈外口,避免液体外漏,然后把注射器与注射器座9相连,通过注射器向宫腔注水或造影剂,液体便从出液口3流出到达子宫腔、输卵管、盆腔,用于检查子宫腔是否畸形;当检查输卵管是否畅通时,操作调节阀门10使注射器管路关闭,压力表8便会显示宫腔压力以指示输卵管是否通畅。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输卵管通液器,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导气管5向气囊4内注入气体使之膨胀,且气囊4的膨胀状态为前小后大的锥形,可有效地堵住宫颈外口,避免了液体外漏,在硅胶管1的前部外侧表面设有一环形凹槽2,且在硅胶管1的前端端部及环形凹槽2内的硅胶管1侧壁上分别设有若干个出液口3,环形凹槽2内的出液口3不易与宫腔壁接触,从而可使通液器出液通畅,压力测定更准确,这样有效地保证了诊断结果的准确可靠,保证了治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桂荣,未经张桂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31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