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堂鼓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2992.7 | 申请日: | 2013-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5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胡亮;孙峰;刘家琪;井玲玲;申仪炜;孙炎玮;余景;赵敏;王丹;章娇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学院 |
主分类号: | G10D13/02 | 分类号: | G10D13/0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周光 |
地址: | 24504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堂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民族乐器,更为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堂鼓。
背景技术
目前的堂鼓是有鼓身和鼓面组成的,在演奏时只能形成低音的音色,音色单一,如果需要形成高音、中音音色的时候,需要增加高音鼓、镲等乐器来演奏,这样不仅要增加人员同时也要增加乐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形成高、中、低三个音色的堂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这种堂鼓,包括鼓面和鼓身,在所述的鼓身上设有左支架、中支架和右支架,在所述的左支架、中支架和右支架上分别设有左镲、高音堂鼓和右镲。
所述的左支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鼓身上。
所述的中支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鼓身上。
所述的右支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鼓身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这种堂鼓,结构简单,在演奏时,可以通过高音堂鼓、镲和堂鼓的交击,形成高、中、低三个音区的打击乐音色,起到丰富乐器表现力的作用,另外演奏时只需要一个人演奏就可以,节省了人员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高音堂鼓,2、中支架,3、右镲,4、右支架,5、鼓面,6、左镲,7、左支架,8、鼓身。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这种堂鼓,包括鼓面5和鼓身8,在鼓身8上设有左支架7、中支架2和右支架4,在左支架7、中支架2和右支架4上分别设有左镲6、高音堂鼓1和右镲3。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鼓身8上设有左支架7、中支架2和右支架4,在左支架7、中支架2和右支架4上分别设有了左镲6、高音堂鼓1和右镲3,在演奏时,可以通过高音堂鼓1、左镲6、堂鼓鼓面8和右镲3的交击,形成高、中、低三个音区的打击乐音色,起到丰富乐器表现力的作用,同时只需要一个人演奏就可以了,减少了人员,节约的了成本。
如图1所示,左支架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鼓身8上。
中支架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鼓身8上。
右支架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鼓身8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左支架7、中支架2和右支架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鼓身8上,这样可以方便拆卸,如果需要高、中、低三个音区的时候就将左支架7、中支架2和右支架4安装在鼓身8上,如果只需要低音区的时候就可以将左支架7、中支架2、右支架4拆卸下来,做到了一举两得,也节约了成本。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学院,未经黄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29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压和高压漏电保护电路
- 下一篇:一种互动LED显示屏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