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光键盘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1907.5 | 申请日: | 2013-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2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郭国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83 | 分类号: | H01H13/8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光 键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键盘,尤其涉及一种可发出光线以辅助使用者辨识按键上的字符的发光键盘。
背景技术
键盘是目前最常见的输入装置,被应用在各种不同的电子产品中,例如手机、遥控器、个人数字助理、个人电脑等等。这些电子产品有可能在各种环境下使用,例如在光线不足的场合中。为让使用者在光线不足的场合仍可准确按压按键,而有了发光键盘的问世。
目前常用发光键盘的背光源装置,由一组光源加上导光板,来实现光线至发光键盘的按键。一般而言,导光板为透明的板状物,经由反射点的设计,可以使得光线均匀地散布在导光板内,用来照亮发光键盘的按键。
由于此种发光键盘的按键遮蔽了大部分的光线,降低了光源的使用效能,增加了电子产品的功率消耗。因此,现有导光板在设计上仍需要加以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发光键盘所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光键盘,将光集中传送和射出于键盘的缝隙间,以提高光源的使用效能,达到电子产品低功率消耗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光键盘,包括按键、设于按键下方的弹性垫和设于弹性垫下方的背光源装置,所述各个按键之间相互间隔有缝隙,各缝隙相互连接形成围绕按键的环状缝隙,所述背光源装置由发光元件、薄膜电路和导光薄膜构成,发光元件设于导光薄膜的侧边,或嵌入导光薄膜和薄膜电路层内;所述薄膜电路由上层薄膜电路和下层薄膜电路构成;所述导光薄膜设于上层薄膜电路与下层薄膜电路之间,并在对应按键的环状缝隙位置处开设有孔。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发光键盘,利用导光薄膜上的开孔与环状缝隙的位置对应关系,自然地在按键周围的环状缝隙处形成导光路径,避免了上层薄膜电路作为导光层时的孔与电路的组合布置设计,从而降低了薄膜电路的布板设计难度。还利用导光薄膜的孔与按键位置的对应关系,将光导引至邻近于按键之间的环状缝隙,以减少光线散射,提高光射出的方向性,进而提高光的使用能效,从而达到电子产品的低功率消耗。
作为本实用新型发光键盘的一种改进,上层薄膜电路和下层薄膜电路为透明材质,上层、下层薄膜电路是带有不同颜色的透明材质,以适应多彩形式的键盘设计需要。
作为本实用新型发光键盘的一种改进,导光薄膜为侧出光型导光层,以减少光向顶面非出光区的散射,提高光射出的方向性,以让光更集中地射出,从而进一步提高对光的使用效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发光键盘的一种改进,导光薄膜的表面增设有出光点,以便灵活快捷地实现对特殊形状按键的背光光路设计;还可独立地做为辅助光源,以增加某区域的光亮度,实现特殊的背光设计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发光键盘的一种改进,导光薄膜设在按键与弹性垫之间,或是弹性垫与上层薄膜电路之间,以利于导光薄膜在弹性垫层或上层薄膜电路上的固定和装配,并可避免导光薄膜厚度对上、下层薄膜电路的电性接点导通的干涉。
作为本实用新型发光键盘的一种改进,上薄膜电路层的表面通过涂布方式增设有反光层,以防止导光薄膜内光线从上层薄膜电路散射出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_发光键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发光键盘,包括按键10、设于按键下方的弹性垫20和设于弹性垫下方的背光源装置,各个按键之间相互间隔有缝隙11,各缝隙相互连接形成围绕按键的环状缝隙,各按键的环状缝隙相互交叉连接形成连环状缝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19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