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脑电波身份识别的门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1795.3 | 申请日: | 2013-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0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朱丹;陈旭;周西峰;郭前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江苏爱信律师事务所 32241 | 代理人: | 唐小红 |
地址: | 21002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脑电波 身份 识别 门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监控装置,尤其是一种门禁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脑电波身份识别的门禁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门禁系统是每个单位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RFID卡门禁,指纹门禁,虹膜门禁,声纹门禁不断出现,代替了传统的钥匙、密码锁门禁,使门禁系统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生物识别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物特征进行个人身份鉴定的技术。原则上,人的任何生理或行为特征只要满足普遍性、唯一性、稳定性、可采集性,就可以作为生物特征用于身份认证。除此之外,考虑到生物特征在实际识别系统中的可行性,在特征的选择上,还应综合考虑识别效率、人们对这种生物识别方法的接受程度、抗欺骗性等多方面因素。
指纹、掌纹、人脸、虹膜、声纹、笔迹、步态等是现今比较成熟并广泛地应用于身份鉴别系统的生物特征,它们在安保、人口管理、电子商务等领域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随着人们对安全性的需求日益增加,这些生物特征由于自身的限制,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尤其是在极端重要且恶意入侵可能性高的敏感场所存在着一定的安全漏洞和隐患。因为:
(1)容易受各种因素和条件影响,如肥胖能够让脸部轮廓变形,感冒可能会导致声音的改变,部分残疾人无法进行指纹识别和虹膜识别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识别失败;
(2)容易被伪造和盗取,已经有研究人员使用伪造的生物特征成功地入侵到现有的系统中去,因此安全性岌岌可危;
(3)难以进行活体检测。
虽然人们也提出了一些相关的解决措施,但都起效甚微。单纯从算法或设备上进行改进,难度很大。因此,为了改变上述生物特征识别门禁系统的缺陷,发明人采用脑电波信号作为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识别控制门禁系统,它具有个体唯一性、隐蔽性、不可仿制性、不可胁迫性等优势。因为每个人在不同的思维状态和不同的刺激下产生的脑电波信号与其在正常状态下的脑电波信号有差异,从而使得非法识别失败,增加了识别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生物特征识别系统应用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为提高身份识别系统的安全性开创了新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门禁系统易被仿制,安全性差的问题,设计一种以脑电波作为判别依据,安全性好,难以被仿制的基于脑电波身份识别的门禁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脑电波身份识别的门禁系统,其特征是它由安装在门外的脑电波采集部分1和安装在门内的门禁部分2组成,脑电波采集部分1通过无线数据发射模块104与门禁部分2的无线数据接收模块203实现与门禁部分2的连接,门禁部分2根据脑电波采集部分1发送的脑电波特征数据控制门的开启或报警。
所述的脑电波采集部分1主要由脑电波采集芯片101、无线数据通信模块104、主采集电极102、参考电极103和电源模块105组成,主采集电极102和参考电极103的输出端均与脑电波采集芯片101的输入端相连,无线数据通信模块104和脑电波采集芯片101双向连接,电源模块105为其余各模块提供工作用电源。
所述的门禁部分2主要由高性能ARM芯片模块201、高性能DSP芯片模块202、无线数据通信模块203、高性能数据存储模块204、显示模块205、门铃模块206、开门按钮模块207、电控锁模块208、报警模块209和供电线路210组成,高性能DSP芯片模块202、无线数据通信模块203、高性能数据存储模块204 和门铃模块206均与高性能ARM芯片模块201双向连接,显示模块205、电控锁模块208和报警模块209均与高性能ARM芯片模块201对应的输出端相连,供电线路210为各模块提供工作用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增加门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效地解决现有身份识别系统如指纹、掌纹、虹膜的造假伪装问题。
2、本系统的识别速度快,识别时间约10秒,训练数据集采集时间约10分钟。
3、本实用新型采集自发性脑电波的特征作为判据,不需要采集复杂的视觉、听觉诱发的脑电波,采集过程简单,且识别准确率高,约为90%。
4、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安全,可用于安全保卫系数高、恶意入侵可能性高的敏感场所。
5、本实用新型以采集的自发性脑电波的特征作为判据,不需要采集复杂的视觉、听觉诱发的脑电波,采集过程简单,同时采用便携式头戴脑电波采集传感器,使用简单、安全,易于为用户所接受。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17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防护装置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快递自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