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水电机组顶盖分解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0519.5 | 申请日: | 2013-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5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崔继运;高忠继;程兴智;李继成;孙绍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峰发电厂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 |
代理公司: | 通化旺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22205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134202***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水电 机组 顶盖 分解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水力发电厂检修工具,即立式水电机组顶盖分解工具。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水轮机部件均要全部分解吊出,经处理后再行回装。由于水轮机部件均位于机组下层,总是最后分解、最先回装,因此水轮机部件的分解、处理和回装速度决定着整个机组的检修工期。而水轮机部件分解过程中,最耗时耗力的就是导水机构部分的分解,它主要包括拐臂的分解、套筒的分解和顶盖的分解等。
要想缩短机组的检修工期,必须提高这些部件的分解速度,只能提高套筒和顶盖的分解速度。而目前一直采用的顶盖分解工艺是:先分解套筒,后分解吊运顶盖。采用此种工艺不仅费时而且耗力,加上水车室作业空间狭小,人员利用率不高,又严重的浪费了人力资源。另外,顶盖拆除后,才能吊运导叶,分解底环和迷宫环,采用此种工艺,延误了后续工作的进行,延长了机组的检修工期。为此,我经过认真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顶盖分解工艺和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将套筒和顶盖一并吊出,再分解套筒,具有结构简单,分解效果好的立式水电机组顶盖分解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立式水电机组顶盖分解工具包括两个两端带丝扣的螺杆,两个螺杆上端之间连接有横梁,另配备有跨越套筒的桥座和千斤顶。
拐臂分解完毕后,先分解吊运顶盖,后分解套筒。利用导叶自重,使导叶与套筒分离,然后将套筒和顶盖一并吊出,运至检修场地后再行分解套筒。顶盖沿圆周均布有24个套筒,把两个螺杆下端与顶盖拧接,放上跨越顶盖的桥座,在桥座上放上千斤顶,千斤顶顶在桥座和横梁之间,操作千斤顶,顶起横梁,带出套筒,逐个操作,实现套筒与顶盖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新工艺解决了在水车室内分解套筒时,作业空间狭小,人员利用率低等问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大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机组的分解速度,较传统工艺可将机组直线检修工期缩短1天,若以机组单位小时发电量10万kW·h、上网电价0.18元/kW·h计算,可产生经济效益432000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此种工艺是可行的、也是可靠的。新型工艺、工具可用于所有立式水电机组,在行业内全面推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2、所用工具具有结构简单,简单实用,分解效果好的特点。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图。
图2是图1俯视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零部件名称如下:螺杆1、2,横梁3,套筒4,桥座5,千斤顶6,顶盖7,压杆8。
参见图1、2,立式水电机组顶盖分解工具包括两个两端带丝扣的螺杆1、2,两个螺杆1、2上端之间连接有横梁3,另配备有跨越套筒4的桥座5和千斤顶6。
使用时,把两个螺杆1、2上端与横梁3拧接,把两个螺杆下端与套筒4拧接,放上跨越套筒4的桥座5,在桥座5上放上千斤顶6,千斤顶6顶在桥座5和横梁3之间,操作压杆8,千斤顶6顶起横梁3上移,带出套筒4,逐个操作,实现所有套筒4与顶盖7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峰发电厂,未经云峰发电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05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凸轮轴专用装配工具
- 下一篇:一种简易拉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