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玻纤整经机改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0161.6 | 申请日: | 2013-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0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陆俊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佳成特种纤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H13/00 | 分类号: | D02H13/00;H05F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纤整经机 改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玻纤整经机的改进装置,属于玻璃纤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它是以玻璃球或废旧玻璃为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制造成的,其单丝的直径为几个微米到二十几米个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 1/20-1/5 ,每束纤维原丝都由数百根甚至上千根单丝组成。玻璃纤维通常用作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电绝缘材料和绝热保温材料,电路基板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
玻璃纤维纱在制造过程中需要经过整经,整经是将一定根数的经纱按规定的长度和宽度平行卷绕在经轴或织轴上的工艺过程。现有整经机在正经过程中经丝经常出现静电摩擦现象,影响整经质量,而且天气越干燥这种现象越发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点,提供了一种玻纤整经机改进装置,其目的在于:减少整经过程中出现的静电现象,从而提高整机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玻纤整经机改进装置,主要包括支架、导辊和除静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两个并分别设置在整经机两侧,所述导辊包括第一导辊、第二导辊和第三导辊,所述第一导辊、第二导辊和第三导辊固连在支架上,所述第一导辊通过导片和除静电装置连接,所述除静电装置和接地线连接。
所述第二导辊的半径大于第一导辊和第三导辊半径,且在空间上高于第一导辊和第三导辊。
所述第三导辊下方通过连接杆固定有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和蒸汽管连接。
所述加湿装置主要包括空心导管,所述空心导管上端设置有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很好地除去整经过程中产生的静电,通过加湿装置可以改善整经的工作环境,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支架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辊2、第二导辊6及第三导辊7,每个导辊两端分别设置有金属导杆,第一导辊2的金属导杆通过导片3连接有除静电装置4,除静电装置4通过导线和地线连接,第三导辊7下方通过连接杆11固定有加湿装置,加湿装置和蒸汽管9连接,加湿装置主要包括空心导管8,空心导管上端设置有气孔10,在空间分布上,第二导辊高于第一导辊和第三导辊,且半径大于第一导辊和第三导辊。
具体工作过程:
如图1所示,将第一导辊、第二导辊及第三导辊分别安装在支架上,并将支架固定在整经机两侧,玻璃纤维布从第一导辊下端穿过,然后沿着第二导辊上端穿过,最后再从第三导辊下端穿过,为了增加玻璃纤维布的张力可以在第二导辊表面加装摩擦系数较大的橡胶物质,而第一和第三导辊为金属表面,由于玻璃纤维布在传送的过程中会产生静电,当经过第一导辊时,电荷通过导片及地线从而被输送到大地中,消除了静电现象,当天气较为干燥时,可以通过加湿装置,对玻璃纤维布进行加湿,从而达到减小摩擦现象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综上,本实用新型达到预期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佳成特种纤维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佳成特种纤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01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