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齿辊破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9385.X | 申请日: | 2013-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0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吴德言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龙冠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4/08 | 分类号: | B02C4/08;B02C4/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齿辊 破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破碎机,尤其涉及一种双齿辊破碎机。
背景技术
现在有的工业化的破碎机按其结构形式可分为颚式破碎机、颚辊式破碎机、振动颚式破碎机、振动式破碎机、回转式破碎机、高压辊式破碎机、圆锥式破碎机、冲击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锤式破碎机、齿辊式破碎机、立轴破碎机等多类;按破碎后对产品的粒度要求又可分为粗碎、中碎、细碎和精细破碎。在我国的许多选煤厂,齿辊式破碎机以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廉等的特点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齿辊式破碎机按照破碎齿辊的数目可分为单齿辊破碎机、双齿辊破碎机和多齿辊(三辊、四辊和六辊)破碎机。其中单齿辊、双齿辊和四齿辊破碎机在工业现场应用得最为广泛。单齿辊破碎机的齿辊较长,主要用作于粗碎;双齿辊破碎机和四齿辊破碎机的齿辊则较短,主要用作于中碎和细碎。
与其他破碎机相比,双齿辊破碎机在结构和性能上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主要是总体结构简单,结构紧凑重量轻。双齿辊破碎机的电动机与主机可以采用并列布置,所以减小了占地面积,同时用户可以根据设备布置的需要,电动机可左右安装。全部齿轮传动可以合装一箱,整机结构紧凑。所以体积小重量轻,一般上齿辊破碎机的重量仅是生产能力相同的其他型的破碎机的一半左右。因为破碎齿盘是齿辊破碎机的主要破碎部件,破碎齿为双齿辊破碎机主要工作部件,也是主要易损部件,根据破碎的物料的类别,生产能力和入料,出料粒度不同,则齿的形状,紧固方式,齿高等参数均要求不同。
现有的破碎齿盘存在大块的物料无法进入两个辊筒上相对的破碎齿牙的咬合区,物料无法得到破碎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和好的对大块物料进行破碎的一种双齿辊破碎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齿辊破碎机,包括多个辊筒、固定辊、固定轴承、移动辊、移动轴承、安全装置和定位垫块,所述固定辊支承在所述固定轴承上,所述移动辊支承在所述移动轴承上,所述安全装置设置在所述移动轴承下方,所述定位垫块通过金属杆件与所述移动辊连接,所述辊筒包括多个破碎齿。
具体地,所述破碎齿为冠状,多个所述破碎齿在所述辊筒上按轴向依次排列,相临的所述破碎齿在所述辊筒的主轴上的同一径向上相间36度错开布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一种双齿辊破碎机,针对现存的一些破碎问题,破碎机的结构简单,并且采用了相邻破碎齿在辊筒的主轴的同一径向上相间36度错开布局,双棍成“八”字形布局的齿盘,能对大块物料进行有效破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破碎齿盘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破碎齿盘总装示意图。
图中:1-固定辊,2-固定轴承,3-移动辊,4-移动轴承,5-安全装置,6-定位垫块,7-破碎锥,8-破碎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双齿辊破碎机,包括多个辊筒、固定辊1、固定轴承2、移动辊3、移动轴承4、安全装置5和定位垫块6,固定辊1支承在固定轴承2上,移动辊3支承在移动轴承4上,安全装置5设置在移动轴承4下方,定位垫块6通过金属杆件与移动辊3连接,辊筒包括多个破碎齿8。
如图2和图3所示,破碎齿8为冠状,多个破碎齿8在辊筒上按轴向依次排列,相临的破碎齿8在辊筒的主轴上的同一径向上相间36度错开布局。
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双齿辊破碎机的工作原理如下:
两个破碎辊在传动装置的驱动下相向转动,固定辊1支承在固定轴承2上移动辊3支承在移动轴承4上,安全装置5(弹簧保护装置)顶住活动轴承,并用定位垫块6调节两辊的间隙,其最小距离也称排料口宽度,用以控制破碎块产品粒度。物料自两辊上方加入,在辊子与物料间摩擦力作用下,物料被带入两辊之间,受挤压破碎后,自下部排出。两个破碎辊在传动装置的驱动下相向转动,固定辊1支承在固定轴承2上。移动辊3支承在移动轴承4上,安全装置5(弹簧保护装置)顶住活动轴承,并用定位垫块6调节两辊的间隙,其最小距离也称排料口宽度,用以控制破碎块产品粒度。物料自两辊上方加入,在辊子与物料间摩擦力作用下,物料被带入两辊之间,受挤压破碎后,自下部排出。破碎后的粒度一般控制为80~12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龙冠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龙冠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93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SIM卡连接器和移动终端
- 下一篇:用于补偿天线的频率偏移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