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车载电热水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7897.2 | 申请日: | 2013-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4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荣;张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海荣 |
主分类号: | A47J27/212 | 分类号: | A47J27/212;A47J36/00;A47J36/24;A47J36/38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蔡正保;朱新颖 |
地址: | 318057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车载 电热 水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热水杯,特别是一种智能车载电热水杯。
背景技术
目前,驾驶员和车乘人员饮水通常采用以下集中方式:1、用茶杯自带热水;2、随身备有矿泉水或饮料;3、行车途中在有限的场所(比如停车场、服务区、加油站灯)注水。上述的方式存在着水量有限、不能及时饮用热水等缺陷。中国专利(文献号CN2542505Y)公开了一种车用电热杯,它包括:电加热器、放置于电加热器上的杯体、杯盖,其特征是:电加热器的电源连接汽车自身拥有的蓄电池或发电机;电加热器的外部设置隔热套,隔热套的外部设置外壳;杯盖上设有出气孔,杯盖内设置密封垫圈。但是该结构的结构烧水时间较长、加热效果不好,而且也保温效果不够理想,而且加热时及使用时外壳容易烫手,使用不便甚至影响正常的行驶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智能车载电热水杯,它加热快、保温和隔热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车载电热水杯,包括杯盖、杯体和用于与车载电源电连接的电热杯座,杯体呈可分离式插接在电热杯座上并与电热杯座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杯体包括外壳、内胆和设置在内胆下方用于与电热杯座电连接的底盖,所述的底盖套设在外壳的下部,所述内胆侧壁和外壳之间密封连接并形成真空保温腔,所述内胆底部下方设置有陶瓷发热片,内胆的底面具有能使陶瓷发热片直接与水接触的通孔。
本技术方案中,将内胆与外壳之间密封并抽真空,可以有效地避免加热时候内胆的温度传导至外壳并使外壳发热,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同时该真空层的设置能够延长保温时间,提高保温效果,陶瓷发热片密贴设置在内胆底部并通过设置在内胆底面的通孔直接与水接触,可以有效地加快烧水速度并且延长陶瓷发热片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的智能车载电热水杯中,所述的内胆的上口沿设置有内塞,所述的内塞顶面上设置有若干个蒸汽出口。内塞与内胆密贴配合,电热水杯在加热时,蒸汽由内塞的蒸汽口排出,避免杯体因压力过大而发生爆炸,提高使用安全性。
在上述的智能车载电热水杯中,所述的电热杯座内设置有PCB控制器,所述的内胆底部插设有温度传感器。PCB中文名称为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电路板、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温控传感器直接测量内胆中的水温并反馈至PCB控制器,从而决定是否继续加热。
在上述的智能车载电热水杯中,所述的电热杯座具有蜂鸣器、能显示是否导电的指示灯一和能显示是否正在工作的指示灯二。指示灯一和指示灯二便于使用者观察电热水杯是否工作,保证使用的安全性,杯子在工作过程中每隔10秒蜂鸣器会发出时长0.5秒的鸣响提示正在加热,加热完成时蜂鸣器会发出时长2秒的鸣响提示杯子完成加热工作。
在上述的智能车载电热水杯中,所述的电热杯座具有24伏电源接口。电热杯座通过汽车的点烟器取电。
在上述的智能车载电热水杯中,所述的电热杯座上设置有用于与车载电源相连接的下耦合器,所述的底盖设置有与下耦合器相配合的上耦合器。上、下耦合器相配合实现加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适宜200度以下的中低温快速加热的陶瓷加热片直接与水接触,烧水时间短、加热效果好;2、内胆和外壳之间密封且抽真空,隔热效果好,加热时外壳不烫手,同时可以有效地避免热损失,延长保温时间;3、内塞上设置有蒸汽出口,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杯盖;2、杯体;2a、外壳;2b、内胆;2c、底盖;2d、真空保温腔;3、电热杯座;4、内塞;5、陶瓷发热片;6、温度传感器;7、上耦合器;8、下耦合器;9、PCB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海荣,未经吴海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78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尘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使用二次反射结构的鼠标扫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