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井井下污水处理回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6218.X | 申请日: | 201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7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纪春生;白永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晋城煤业集团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1/52;C02F1/38;C02F1/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8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井 井下 污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井下污水处理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煤矿井下的矿井水深度处理回用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煤矿的大量开采造成了矿区水资源的严重短缺。目前,有许多矿区已经找不到合适的永久水源,该问题已成为制约煤矿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但与此同时,煤矿开采时产生大量的井下水,由于含有煤尘及油类污染物,不能够直接进行回用,所以导致大量矿井水没有回用而直接排放至附近水体,既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又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为此,研究一种将矿井水深度处理的处理方法,从源头上解决煤矿的缺水问题,对于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矿井井下污水处理回用系统,解决了将井下矿井水深度处理的难题。
一种矿井井下污水处理回用系统,包括预沉淀调节池、高效旋流净化器、压力式过滤器、中间水池、超滤装置、反渗透装置和清水池,在预沉淀调节池上设置有井下污水进水口,预沉淀调节池的出水口通过预沉淀出水管与高效旋流净化器的入水口连通,高效旋流净化器的出水口通过高效旋流净化器出水管与压力式过滤器的入水口连通,压力式过滤器的出水口通过压力式过滤器出水管与中间水池的入水口连通,中间水池的出水口通过超滤装置进水管道与超滤装置连通,超滤装置的出水口通过反渗透装置入水管与反渗透装置连通,反渗透装置的出水口与清水池连通,在清水池上设置有清水出水口,中间水池通过消毒剂输送管与二氧化氯消毒设备连通,超滤装置通过反冲洗排水管路与反冲洗排水池连通,在中间水池上设置有井下回用水出水口。
预沉淀调节池通过预沉淀排泥管与污泥池连通,高效旋流净化器通过高效旋流净化器排泥管与污泥池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解决了矿区用水的问题,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矿井井下污水处理回用系统,包括预沉淀调节池2、高效旋流净化器7、压力式过滤器9、中间水池13、超滤装置16、反渗透装置20和清水池21,在预沉淀调节池2上设置有井下污水进水口1,预沉淀调节池2的出水口通过预沉淀出水管6与高效旋流净化器7的入水口连通,高效旋流净化器7的出水口通过高效旋流净化器出水管8与压力式过滤器9的入水口连通,压力式过滤器9的出水口通过压力式过滤器出水管10与中间水池13的入水口连通,中间水池13的出水口通过超滤装置进水管道15与超滤装置16连通,超滤装置16的出水口通过反渗透装置入水管19与反渗透装置20连通,反渗透装置20的出水口与清水池21连通,在清水池21上设置有清水出水口22,中间水池13通过消毒剂输送管12与二氧化氯消毒设备11连通,超滤装置16通过反冲洗排水管路17与反冲洗排水池18连通,在中间水池13上设置有井下回用水出水口14。
预沉淀调节池2通过预沉淀排泥管3与污泥池5连通,高效旋流净化器7通过高效旋流净化器排泥管4与污泥池5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旋流净化器运用组合和集成技术使井下水在短时间内实现多极高效净化,具有耐冲击负荷强,对于SS、浊度的去除有很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压力式过滤器的滤料为纤维球,因纤维球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和空隙率,且具有柔性耐腐蚀等特点,与传统的压力式石英砂过滤器相比,效率高,体积小,运行成本更低。
本实用新型的超滤装置占地面积小,全自动控制,投资及运行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反渗透装置采用美国陶氏膜组件,机架与膜组件集成设计,出水水质稳定,回收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晋城煤业集团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晋城煤业集团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62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纤维束过滤膜生物反应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有排污装置的直饮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