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颈肩部及上肢磁共振成像的局部线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4987.6 | 申请日: | 2013-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5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娄昕;唐佩福;马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娄昕;唐佩福;马林 |
主分类号: | G01R33/341 | 分类号: | G01R33/341;A61B5/055 |
代理公司: | 北京彭丽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7 | 代理人: | 彭晓云 |
地址: | 10085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肩部 上肢 磁共振 成像 局部 线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共振成像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颈肩部及上肢磁共振成像的局部线圈装置,该局部线圈装置在临床中用于颈肩部的颈丛和臂丛神经,以及上肢周围神经的磁共振成像检查。
背景技术
医学磁共振成像系统(MRI)设备中,通常包括产生稳定基本磁场的超导磁体和产生梯度磁场的梯度线圈及各种射频装置(下文中称为射频线圈)。超导磁体与梯度线圈一般设计成围绕患者采集腔的同心布置的圆柱状,其永久地安装在磁共振扫描仪中,以产生梯度磁场。射频线圈用于传输和接收射频脉冲以便激发原子核以放射磁共振信号和/或用于采集所诱发的磁共振信号,在这些磁共振信号的基础上产生磁共振图像。为了提高磁共振成像(MRI)中的信噪比,如今许多MRI系统使用局部线圈,局部线圈被放在靠近将被成像的区域处,作为接收天线。针对身体许多部位结构及检查目的有许多专用的局部线圈,例如,头部线圈、肩部线圈、腕部线圈等。
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臂丛及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而且临床预后较差。目前临床上迫切地需要能准确反映此类神经的损伤部位、程度及范围的完整清晰的MRI图像,以便及时制定诊疗方案。根据国内的现有技术,如今已有专门的颈部线圈和肩部线圈。对于上肢的检查,为了使线圈能尽可能地靠近被成像的检体,多采用缠绕式的柔性线圈。这要求在已将患者放置于检查台上之后,患者必须将其颈部及肩部移动到线圈中,或者必须相对于患者移动线圈,然后再对需要检查的上肢缠绕线圈。这让患者感到不适,对于受伤的患者尤为困难,因此,这在实际工作流程中是一个颇费时间的步骤,而且对于检查颈丛、臂丛、上肢神经延续性和完整性时,成像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这是目前颈肩部及上肢线圈设计的主要不足之处。
因此,对于颈、肩部及上肢的成像,目前尚缺少能将颈、肩部及上肢都纳入的局部线圈,而且基于经济上的考虑(成本、扫描时间、工作流程),该局部线圈应该能够容易、快捷地放置在患者身上,令患者感到舒适,同时应该能够保证成像的完整与清晰。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够进行颈、肩部及上肢磁共振成像的局部线圈装置,该局部线圈装置能够容易、快捷地放置在患者身上,令患者感到舒适,特别适用于临床颈丛和臂丛神经,以及上肢周围神经的磁共振并行成像检查,能够保证成像的完整与清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颈肩部及上肢磁共振成像的局部线圈装置,包括柔性壳体和线圈部分,所述的柔性壳体分为颈部区域、左侧肩部区域和右侧肩部区域以及左侧上肢区域和右侧的上肢区域,所述的线圈部分包括至少五组线圈单元,其中第一组线圈单元为位于所述颈部区域以便采集颈部的信号的颈部线圈单元,第二组线圈单元为位于所述左侧肩部区域以便采集左侧肩部的信号的左侧肩部线圈单元,第三组线圈单元为位于所述右侧肩部区域以便采集右侧肩部的信号的右侧肩部线圈单元,第四组线圈单元为位于所述左侧上肢区域以便采集左侧上肢的信号的左侧上肢线圈单元,第五组线圈单元为位于所述右侧上肢区域以便采集右侧上肢的信号的右侧上肢线圈单元,所述柔性壳体和所述线圈部分采用一体式设计以便包覆人体的颈部、双侧肩部及上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优选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颈肩部及上肢磁共振成像的局部线圈装置中,所述的第一组线圈单元由多组被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颈部区域的线圈组成,其中每组包括两个线圈,在使用时所述的两个线圈在患者的颈部呈前后对称设置;所述的第二组线圈单元和第三组线圈单元分别由一组线圈组成,在使用时一组内的所述线圈在肩部呈前后对称设置;所述的第四组线圈单元和第五组线圈单元分别由两组线圈组成,其中一组线圈被设置在左侧或右侧上肢的上臂,另外一组线圈被设置在所述左侧或右侧上肢的前臂,在使用时,分别被设置在所述上臂和前臂的两组线圈呈前后对称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颈肩部及上肢磁共振成像的局部线圈装置中,所述的第一组线圈单元由四个被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颈部区域的线圈组成,其中最外侧的两个线圈在使用时与最内侧的两个线圈呈前后对称设置;所述的第二组线圈单元和第三组线圈单元分别由两个线圈组成,在使用时所述的两个线圈在肩部呈前后对称设置;所述的第四组线圈单元和第五组线圈单元分别由四个线圈组成,其中两个线圈被设置在左侧或右侧上肢的上臂,另外两个线圈被设置在所述左侧或右侧上肢的前臂,在使用时,分别被设置在所述上臂和前臂的两个线圈呈前后对称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娄昕;唐佩福;马林,未经娄昕;唐佩福;马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49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