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井运煤皮带自动喷雾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4200.6 | 申请日: | 2013-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7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景松;项思祥;吕乐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风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3/00 | 分类号: | B65G4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薛伯奇 |
地址: | 221011 江苏省徐州市贾***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井 皮带 自动 喷雾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雾控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矿井运煤皮带自动喷雾控制装置,其用于皮带输送颗粒状物料(如煤炭、料石、砂粒等)时,防止粉尘飞扬而需进行喷雾洒水的场合,属于矿井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从粉尘的物理性质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可知,只要粉尘与空气之间存在相对运动,就有可能引起粉尘飞扬。粉尘不仅影响正常生产和工人的健康,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严重时还可能引起粉尘爆炸,危及生命和生产安全。
对于可以进行喷雾洒水的物料输送,防治粉尘飞扬的简单而有效方法就是进行喷雾。如何进行适时、适量而又有效的喷雾是生产部门最为关心的技术问题。
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先进的矿井运煤皮带自动喷雾控制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粉尘飞扬的矿井运煤皮带自动喷雾控制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矿井运煤皮带自动喷雾控制装置,其包括摩擦托辊、连轴套、齿轮泵、进油管、出油管和控制器;其中,所述齿轮泵通过连轴套联动所述摩擦托辊;所述进油管、出油管分别连接至齿轮泵上;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进油管、出油管。
本实用新型的矿井运煤皮带自动喷雾控制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器包括活塞缸体、活塞、顶杆、调压螺钉、储油罐、活塞弹簧、顶杆导向螺母、进出水座、阀芯螺母、导向阀芯、阀芯弹簧以及端盖螺母;其中,所述活塞和活塞弹簧从左端装入活塞缸体;所述顶杆导向螺母拧紧在进出水座的右端,所述顶杆推入所述顶杆导向螺母内;所述进出水座的左端依次拧上阀芯螺母,并装入导向阀芯和阀芯弹簧,再用端盖螺母压紧。
本实用新型的矿井运煤皮带自动喷雾控制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塞缸体右端设有一进油口,所述进油管和进油口对接;所述储油罐上开有回油口,所述回油口和出油管对接。
本实用新型的矿井运煤皮带自动喷雾控制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油罐的顶部设有通气螺钉。
本实用新型的矿井运煤皮带自动喷雾控制装置进一步设置为:于所述活塞缸体上设有一回油通道,所述调压螺钉位于回油通道内,并能通过拧动调压螺钉而改变回油通道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的矿井运煤皮带自动喷雾控制装置进一步设置为:于所述进出水座上设有进水口、环形腔以及出水口;于所述进水口、环形腔之间设有所述导向阀芯和阀芯螺母;所述环形腔和出水口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矿井运煤皮带自动喷雾控制装置进一步设置为:于所述活塞缸体的底部进一步设有一通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矿井运煤皮带自动喷雾控制装置进一步设置为:其进一步包括底架、连接板、调节螺杆、拉紧板以及机架梁;其中,所述摩擦托辊、齿轮泵、控制器分别安装于底架上;所述底架依次通过连接板、调节螺杆、拉紧板固定在机架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矿井运煤皮带自动喷雾控制装置利用液压增力原理,用一台齿轮泵和活塞产生足够推力,自动打开喷雾水路阀门,完成对各种压力喷雾水的通断控制,从而达到自动喷雾洒水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结构合理,实施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矿井运煤皮带自动喷雾控制装置除可用于矿井的煤炭输送带外,还可广泛用于所有金属矿井下和地面运输皮带的自动控制喷雾。
与已有的自动喷雾控制器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矿井运煤皮带自动喷雾控制装置增加了温度补偿功能和齿轮泵压力调节功能,能有效防止因油温升高和压力过大而使齿轮泵漏油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矿井运煤皮带自动喷雾控制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控制器的断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矿井运煤皮带自动喷雾控制装置的安装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矿井运煤皮带自动喷雾控制装置,其由摩擦托辊13、连轴套14、齿轮泵15、进油管16、出油管17和控制器18等几部分组成。
其中,所述齿轮泵15通过连轴套14联动所述摩擦托辊13;所述进油管16、出油管17分别连接至齿轮泵15上;所述控制器18分别连接所述进油管16、出油管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风机有限公司,未经徐州风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42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拖拉机犁深主动减震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排气歧管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