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空气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3686.1 | 申请日: | 2013-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5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章清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清泉 |
主分类号: | F24F1/02 | 分类号: | F24F1/02;B01D46/12;B01D53/86;B01D53/72;B60H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空气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我国已初步进入到工业社会与汽车大国时代,伴随着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与大量汽车尾气排放而来的是日渐恶劣的空气质量,人们在驾驶车辆时所感知与呼吸的是污浊的空气,尤其实在相对密闭的车内由于通风环境较差,车体本身、装饰用材等大量的苯,甲苯、二甲苯、甲醛、TVOC、可吸附颗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细菌、霉菌等几十种有害物质污染对车内空气造成了极大的污染。此类污染对驾乘人员身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为保障驾乘人员的身心健康,必须对车内的空气进行有效过滤与杀菌处理,在车窗关闭的情况下,车内空气循环较弱,仅靠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形成较弱的内循环,市场上所售的空气净化器大都为便携式安装,多放置于驾驶台与后座上,这不仅由于无法牢固固定对造成驾乘人员造成安全隐患,且因安装位置无法处于车内空气内循环通道中,而对车内空气净化其不到应有作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空气净化器,该空气净化器可方便的拆卸与固定,同时具备良好的空气净化效果,大大改善了车内空气质量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安全隐患。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车载空气净化器,所述净化器包括壳体、空气净化机构、支架、送风机构;
所述空气净化机构包括初滤网罩、HEPA过滤层、活性炭吸附层、光触媒发生层;
所述支架一端与净化器壳体连接,另一端与车体内座椅头枕金属杆连接固定;
所述送风机构包括送风电机、集风板。
其中,所述壳体上包括进风口、出风口,进风口、出风口上均设置有网罩。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与进风口相对应的一端面上设有与座椅头枕支杆相匹配的卡扣。于此匹配的是,所述支架由鱼嘴夹和支撑杆组成,鱼嘴夹与支撑杆可旋转连接,所述支撑杆另一端与壳体螺钉连接。
另外,所述送风机构还包括风量调节开关、电源指示灯、电源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支架与车体内任意固定件形成固定,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固定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通过初滤网罩、HEPA过滤层、活性炭吸附层、光触媒发生层的净化使车内空气质量大幅改善,最后通过送风机构使车内形成内部空气循环,从而为驾乘者带来了良好的车内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详细说明。
参阅图1至图4,一种车载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1、空气净化机构、支架、送风机构。
其中,空气净化机构包括初滤网罩9、HEPA过滤层6、活性炭吸附层7、光触媒发生层8。
所述壳体1上包括进风口10、出风口18,进风口10、出风口18上均设置有网罩,壳体1上与进风口10相对应的一端面上设有与座椅头枕支杆相匹配的卡扣14,支架由鱼嘴夹13和支撑杆12组成,鱼嘴夹13与支撑杆12可旋转连接,所述支撑杆12另一端与壳体1螺钉连接。
壳体1与支撑杆12连接后可以鱼嘴夹13与支撑杆12连接点为中心旋转180°,使用时鱼嘴夹13固定在座椅头枕支杆上,同时也可以将壳体1进行180°旋转从而使得壳体1上的卡扣14也与座椅头枕支杆卡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送风机构包括送风电机3、集风板4,通过集风板4使空气流集中进入送风电机3,所述送风电机3的风量控制开关11、电源指示灯16设置在壳体1正面上,所述送风电机3的电源接口17设置在壳体1背面上。
另外,集风板4上还设有紫外光组15,紫外光组15的激发使光触媒发生层8(纳米二氧化钛)产生的电子空穴对与通过光触媒发生层8空气结合生成的活性氧与氢氧自由基将清除掉空气中的甲醛、笨、TVOC等有害物质。
最后送风通道中还设有负离子发生器5。
使用时,本实用新型首先固定在座椅头枕支杆上,使其处于车内气流循环无遮挡的通道中,更好的净化车内空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清泉,未经章清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36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于寒冷地区的直流变频多联式空调机组
- 下一篇:仿真木材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