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废润滑油再生蒸馏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2746.8 | 申请日: | 2013-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2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张龙义;廖维刚;周友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潜能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75/00 | 分类号: | C10M17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陆志强 |
地址: | 40008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油 再生 蒸馏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润油处理设备,尤其是一种废润滑油再生蒸馏设备。
背景技术
现废润滑油的回收多采用以下步骤:
根据油水难溶和水的沸点比机油低的原理,通过加热和静置分离除去水分。利用浓H2SO4的氧化性去除有机物,利用活性白土吸附色素,通过过滤除去机械杂质,从而达到机油再生目的。
按照上述处理流程润滑油需要经过1、除水;2、酸洗,3、碱洗,4、活性白土吸附,5、过滤等步骤。
从以上步骤可见,在废油回收过程中需要使用到:H2SO4(浓硫酸,酸洗)、Na2CO3(碱,碱洗)、白土(白土吸附),这些工艺过程中产生大量胶质油渣、酸渣及白土渣,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与环保理念背道而驰,正逐步予以取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物理过程———真空减压蒸发的原理,通过将废油在真空蒸馏釜中进行减压闪蒸,使废油中的基础油蒸发为油蒸汽,然后再经过特质的冷凝器冷却,将油蒸汽还原为油液,从而过到回收废油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使用技术方案,包括初滤器、进油泵、列管冷凝器、冷凝器、罗茨泵、冷却器、真空泵、真空蒸馏釜、分布器、缓冲器、加热器、循环油泵、集油罐、排油泵、精滤器,其污油进油口接通初滤器的输入管,初滤器的输出管接通进油泵的输入管,进油泵的输出管接通列管冷凝器A的输入管,列管冷凝器A的输出管接通列管冷凝器B的输入管,列管冷凝器B的输出管接通污油回路管一端,污油回路管另一端接通废油回油口;真空蒸馏釜顶端的抽气口接通冷凝器的上部排气口,冷凝器下部的抽气口接通列管冷凝器B的上部排气口,列管冷凝器B下部的抽气口接通列管冷凝器A的上部排气口,列管冷凝器A下部抽气口接通罗茨泵的抽气口,罗茨泵的排气口的接通冷却器的输入管,冷却器的输出管接通真空泵的抽气口;列管冷凝器A、列管冷凝器B、冷凝器的下部另一输出管分别接通集油罐C、集油罐B、集油罐A的输入管,集油罐C、集油罐B、集油罐A的输出管共接排油泵的输入管,排油泵的输出管接通精滤器的输入管,精滤器的输出管接通净油出油口;真空蒸馏室下部输出管接通循环油泵的输入管,循环油泵的输出管接通加热器的输入管,加热器的输出管接通缓冲器的输入管,缓冲器的输出管接通真空蒸馏釜的分布器;污油回路管与循环油泵的输出管之间接通补油回路管。
还有,冷却器下端连有储水器。
还有,真空泵的排气口连有除臭器。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首先污油从污油进油口进入设备,经过初滤器、油泵,依次进入列管冷凝器A、列管冷凝器B,然后进入污油回路管。此时,如果真空蒸馏釜中不需要补油,则污油从废油回油口流出,如果真空蒸馏釜中需要补油,则通过补油回路进行补油,污油从补油回路管进入加热器,然后进入缓冲器,最终进入真空蒸馏釜中,补油完成后,即关闭补油回路,开始热油循环蒸发。循环油泵,将油液从真空蒸馏釜中抽出,依次流过加热器、缓冲器、分布器,不断循环,直到下次进行补油操作; 从真空蒸馏釜中蒸发出来的油蒸汽,首先进入冷凝器,经冷凝器冷却的干净油流入集油罐A中,经过排油泵排出,然后油蒸汽依次通过列管冷凝器A、列管冷凝器B进一步冷却,冷却的干净油流入集油罐C中,可通过排油泵从净油出油口抽出;真空泵与罗茨泵中联连接,经三个串接列管冷凝器后,再连接真空蒸馏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回收过程中,没有使用任何化学制剂,使回收过程符合环保的要求。
2、独特的真空蒸馏釜结构。在蒸馏釜内设有独特的废油分布器,使废油在蒸馏釜内合理的流动,宜于蒸发,并使蒸发后残留的其它物质存储在蒸馏釜底部,可集中回收处理。
3、在蒸馏釜中还利用减压蒸发的原理(液体的沸点随道真空度升高而降低),在蒸馏釜内维持一个较高的真空,降低油液的蒸发温度,节约了能源的消耗。
4、巧妙的冷却系统,本系统采用废油作为冷却介质,这样废油即作为被回收的对象又作为冷却介质,与采用冷却水相比,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潜能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潜能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27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节能磨浆机低压磨片
- 下一篇:新型彩色油毡瓦储布拼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