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2628.7 | 申请日: | 2013-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6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平山贵司;高木基之;大桥淳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例如搭载于汽车上的冷冻循环即汽车空调中使用的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在例如汽车空调的蒸发器中使用的热交换器而已知一种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具有隔开间隔配置且具有上风侧及下风侧集液部的一对集液箱、和配置在两集液箱之间并且使两端部与两集液箱连接的多个热交换管,两集液箱具有连接着热交换管的第一箱构成部件、与第一箱构成部件接合且将第一箱构成部件上的与热交换管相反的一侧覆盖的第二箱构成部件、和配置在第一箱构成部件与第二箱构成部件之间的第三箱构成部件,在第一箱构成部件上,设置有将上风侧及下风侧集液部的集液部主体的热交换管侧部分形成的两个集液形成部、以及将两集液形成部连结的连结部,在第二箱构成部件上,设置有将上风侧及下风侧集液部的集液部主体的外侧部分形成的两个集液形成部、以及将两集液形成部连结的连结部,在第三箱构成部件上,设置有将上风侧及下风侧集液部的集液部主体内分隔成上下两个空间的分隔部、以及将两分隔部连结的连结部,在两集液箱的通风方向两侧缘部上,设置有使形成在各箱构成部件的通风方向两侧缘部上的纵壁部重合的层叠部,该层叠部由设置在第一箱构成部件上且位于最外侧的垂直状外侧纵壁部、设置在第二箱构成部件上且位于最内侧的垂直状内侧纵壁部、及设置在第三箱构成部件上且位于中间的垂直状中间纵壁部构成(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记载的热交换器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而制造,该步骤为,以使垂直状外侧纵壁部、垂直状内侧纵壁部及垂直状中间纵壁部层叠的方式使第一至第三箱构成部件组合,且将三个箱构成部件在连接部上凿紧而临时固定。
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制造热交换器的方法中,由于外侧纵壁部、内侧纵壁部及中间纵壁部为垂直状,所以为了以使外侧纵壁部、内侧纵壁部及中间纵壁部层叠的方式使第一至第三箱构成部件组合,而需要在外侧纵壁部及内侧纵壁部与中间纵壁部之间设置组合用间隙。因此,在将三个箱构成部件在连结部上凿紧后,会产生如下情况,即在横截面上,中间纵壁部的通风方向外面与外侧纵壁部的通风方向内面、以及中间纵壁部的通风方向内面与内侧纵壁部的通风方向外面不交叉。其结果为,担心通过后续工序的钎焊而形成在外侧纵壁部及内侧纵壁部与中间纵壁部之间的填角(fillet)不能将外侧纵壁部及内侧纵壁部与中间纵壁部之间的间隙完全填满,从而导致外侧纵壁部及内侧纵壁部与中间纵壁部之间无法完全地钎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使集液箱的第一至第三箱构成部件的外侧纵壁部及内侧纵壁部与中间纵壁部之间完全钎焊的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由以下方式构成。
1)一种热交换器,具有使宽度方向朝向通风方向并且隔开间隔配置的一对集液箱、和配置在两集液箱之间并且使两端部与两集液箱连接的多个热交换管,至少任意一方的集液箱具有连接着热交换管的第一箱构成部件、与第一箱构成部件接合且将第一箱构成部件上的与热交换管相反的一侧覆盖的第二箱构成部件、和配置在第一箱构成部件与第二箱构成部件之间的第三箱构成部件,在具有三个箱构成部件的集液箱的通风方向两侧缘部上,设置有使形成在各箱构成部件的通风方向两侧缘部上的纵壁部重合的层叠部,该层叠部由位于最外侧的外侧纵壁部、位于最内侧的内侧纵壁部、及位于中间的中间纵壁部构成,在第一箱构成部件及第二箱构成部件中的任意一方上设置有外侧纵壁部,并且在同一箱构成部的另一方上设置有内侧纵壁部,在第三箱构成部件上设置有中间纵壁部,其中,
第三箱构成部件的中间纵壁部朝向前端侧而向通风方向外侧倾斜,在横截面上,使中间纵壁部的通风方向外面与外侧纵壁部的通风方向内面、以及中间纵壁部的通风方向内面与内侧纵壁部的通风方向外面分别以形成锐角的方式交叉,在中间纵壁部的通风方向外面与外侧纵壁部的通风方向内面之间、以及中间纵壁部的通风方向内面与内侧纵壁部的通风方向外面之间,形成有填角(fillet)。
2)上述1)所述的热交换器中,在第三箱构成部件上的与中间纵壁部的基端相连的部分上,抵接有内侧纵壁部的前端面,在设置于中间纵壁部的前端部上且向通风方向外侧突出的外侧突出部上,抵接有外侧纵壁部的前端面。
3)上述1)所述的热交换器中,在中间纵壁部的通风方向外面上,抵接有外侧纵壁部的前端面的通风方向内侧缘部,在中间纵壁部的通风方向内面上,抵接有内侧纵壁部的前端面的通风方向外侧缘部。
4)上述1)所述的热交换器中,外侧纵壁部设置在第一箱构成部件上,并且,内侧纵壁部设置在第二箱构成部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未经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26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吸瘪手动输油泵
- 下一篇:一种强力节能助力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