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携带式积液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1560.0 | 申请日: | 2013-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4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永保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3172 安徽省马鞍山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携带式 积液 引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属于携带式积液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体腔积液是内科常见疾病,多由肺部、胸膜疾病及全身性疾病引起,如肺结核、胸膜炎、胸部转移瘤、低蛋白血症等;胸腔积液常引发呼吸困难、喘息、气促等症状;临床首要治疗措施就是穿刺抽液、积极原发病治疗等,以改善临床症状;抽取标本送检以明确诊断等;现有引流操作技术复杂、过程繁琐、需要2名医师配合完成且操作过程中空气或细菌容易进入体腔、引流出的液体暴露在病房空气中易造成疾病的传播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携带式积液引流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简单,结构合理,便于临床使用省时省力,可提高临床治疗效率,避免了空气或细菌进入体腔的发生率;本实用新型尤适用于恶性积液患者的持续引流治疗。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携带式积液引流装置,包括储液袋、引流软管和穿刺针体,所述的储液袋设有引流软管,引流软管前段部分为硬质塑管,穿刺针体连接于引流软管的硬质塑管上,引流软管后段部分上设有流量控制阀和负压接口,所述的储液袋上设有注射器接口和排液孔,在注射器接口和排液孔位置设有三通开关。
所述的储液袋上设有单向空气过滤网和固定挂扣环。
所述的引流软管末端设有单向活瓣。
所述的引流软管前段的硬质塑管与后端的软管连接处设有接口密封胶布。
所述穿刺针体为卫生级不锈钢制成长度为6cm、储液袋容量为1000毫升。
所述的穿刺针体、引流软管及储液袋均设有刻度。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可有效避免空气或细菌进入体腔并可提高临床治疗效率更适用于恶性积液,需要持续引流的患者,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携带式积液引流装置,包括储液袋1、引流软管2和穿刺针体3,引流软管2末端设有单向活瓣201。储液袋1设有引流软管2,引流软管前段部分为硬质塑管202,穿刺针体3连接于引流软管的硬质塑管202上,引流软管2后段部分上设有流量控制阀4和负压接口5,储液袋1上设有注射器接口101和排液孔102,在注射器接口101和排液孔102位置设有三通开关103。储液袋1上设有单向空气过滤网6和固定挂扣环7。引流软管前段的硬质塑管202与后端的软管连接处设有接口密封胶布8。穿刺针体3为卫生级不锈钢制成长度为6cm、储液袋1容量为1000毫升。穿刺针体3、引流软管2及储液袋1均设有刻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永保,未经王永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15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