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体温度测定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1180.7 | 申请日: | 2013-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2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杨丹凤;李曦;肖忠海;刘嘉赢;南文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5/01 | 分类号: | A61B5/01;G01K1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温国林 |
地址: | 30005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体 温度 测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体温度测定仪。
背景技术
在科学研究中涉及到人体试验部分时,常常需要监测人体的体征参数,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人体温度。人在不同作业环境中穿着不同服装从事不同劳动强度、不同作业方式的劳动时,身体各部位的温度是不同的,通过对人体不同部位温度的监测,为科学研究发现提供基础数据,从而为分析、解决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医疗单位在疾病救治中往往也需要对人体不同部位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从而更好地对病人实施救治。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缺点和不足:
在人体温度测量中,单一测量点的体温监测仪器有多种,如果测量一个人从头部到躯干、四肢等的温度则需要多次测量才能实现,并且不能同时进行。例如:在科学试验中需要对多个人、多个部位同时进行温度测量尚不能实现,即不能在同一环境条件下同时、实时监测记录不同人员的生理反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体温度测定仪,该仪器实现了实时对多人、多部位同时进行测量,具有良好的便携性和移动性,满足科学试验和医疗救治的需求,详见下文描述:
一种人体温度测定仪,包括:主仪器箱,还包括:与时钟模块和键盘模块相连的单片机模块,
所述单片机模块通过控制模拟开关组模块选通7组传感器组中的一个传感器来获取传感器信号,并传输至高精度放大器模块;所述高精度放大器模块将放大后传感器信号传输至A/D转换模块进行A/D转换,转换后信号传输至所述单片机模块进行数据处理与控制;所述单片机模块输出检测数据至显示驱动模块和笔记本数据处理中心;其中,所述笔记本数据处理中心和所述单片机模块之间通过串口模块连接。
所述主仪器箱通过所述显示驱动模块与显示屏相连;通过所述键盘模块与键盘相连;通过电源开关和电源接口连接交流电;通过所述串口模块连接串行接口,使用串行接口线或串口转USB的连接线连接到所述笔记本数据处理中心。
所述主仪器箱上设置有7个传感器组接口,所述传感器组接口与所述模拟开关组模块连接,且与对应的传感器组相连,通过所述单片机模块的控制选通传感器组中的传感器。
所述主仪器箱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固定传感器组连接线的线束固定夹。
所述7组传感器组中的6组各由10个传感器所组成,另一组由4个环境温度传感器组成;所述10个传感器分别为:额头温度传感器、上臂温度传感器、前臂温度传感器、手背温度传感器、胸部温度传感器、背部温度传感器、大腿温度传感器、小腿温度传感器、足拇趾温度传感器和肛温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温度测定仪同时监测从头部、躯干、四肢到手脚皮肤温度及肛温总计10个点的温度,通过设置6组传感器组可同时监测6名受试者的上述10组数据,并且通过四个环境温度传感器可以对环境温度进行监测;监测的所有数据可同步实时显示、存储,从而为涉及多人、多点人体温度实时监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本仪器操作简单、便于携带,适用于各级研究、医疗机构在室内及野外现场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人体温度测定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人体温度测定仪的连接布局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人体温度测定仪的传感器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主仪器箱; 2:显示屏;
3:键盘; 4:开关;
5:电源接口; 6:串行接口;
11:第一传感器组接口; 12:第二传感器组接口;
13:第三传感器组接口; 14:第四传感器组接口;
15:第五传感器组接口; 16:第六传感器组接口;
17:第七传感器组接口; 21:第一传感器组;
22:第二传感器组; 23:第三传感器组;
24:第四传感器组; 25:第五传感器组;
26:第六传感器组; 27:第七传感器组;
31:第一线束固定夹; 32:第二线束固定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11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