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挡风玻璃除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0986.4 | 申请日: | 2013-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8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陈秋方;孙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S1/04 | 分类号: | B60S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挡风玻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玻璃清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挡风玻璃除雾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车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车辆行进在不同的环境中,由于内外温差大,挡风玻璃常会出现一层雾气,影响驾驶员视线,带来安全隐患。为了除雾,有的驾驶员用抹布采用人工方式擦拭,如果停车擦拭会影响道路的畅通,如果边开车边擦拭会给行车埋下很大的安全隐患。还有的除雾方法是用车用空调系统来除雾,但空调除雾需要等待时间较久,而且还要消耗很多能源。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2481039U,授权公告日期2012年10月10日,名称为“汽车前挡风玻璃除雾器”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除雾器。它包括雨刮器驱动轴,雨刮器驱动轴上设有转换器,转换器连接有除雾曲柄摇杆,在除雾曲柄摇杆的顶端设有除雾刷。该实用新型结构可以快速除去前挡风玻璃内侧上的水雾,避免了空调除雾的滞后。但是,除雾刷由雨刮器驱动轴转换后来驱动,在除雾的同时不能刮车窗外的雨水,特别是在下雨天使用该除雾器,行车不安全。同时,该除雾器还要改变雨刮器的安装结构,安装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挡风玻璃除雾器机构复杂不易拆装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安装拆卸不需要改变车辆结构的车辆挡风玻璃除雾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辆挡风玻璃除雾装置,它包括挡风玻璃和安装在挡风玻璃外侧的雨刮器,雨刮器设有块状磁铁,挡风玻璃内侧设有除雾器,除雾器包括紧贴挡风玻璃的除雾布和紧贴除雾布的条形磁铁,块状磁铁与条形磁铁相吸合。自动除雾,拆装方便,结构简单合理,制造成本低。
作为优选,除雾器还包括支撑杆,除雾布呈筒状,条形磁铁和支撑杆插入除雾布,挡风玻璃内侧设有真空吸盘,支撑杆的一端与真空吸盘可转动连接;增强除雾布刚度,有利于除雾。
作为优选,雨刮器连接有呈马鞍状的磁铁夹,块状磁铁与磁铁夹端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车用雨刮器对车辆挡风玻璃内产生的雾气进行有效清除,拆装方便,结构简单合理,制造成本低;确保驾驶员视线良好,消除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中A-A的剖面视图。
图中:1-除雾器;2-挡风玻璃;3-雨刮器;4-磁铁夹;11-真空吸盘;12-支撑杆;13-条形磁铁;14-除雾布;31-雨刮片;32-压条;33-传动杆;41-块状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车辆挡风玻璃除雾装置,它包括挡风玻璃2和安装在挡风玻璃2外侧的雨刮器3,雨刮器3设有块状磁铁41。图1中:图上部为挡风玻璃2上侧;图下部为挡风玻璃2下侧。图2中:挡风玻璃2的上方为挡风玻璃2外侧;挡风玻璃2的下方为挡风玻璃2内侧。挡风玻璃2内侧设有除雾器1,除雾器1包括紧贴挡风玻璃2的除雾布14、紧贴除雾布14的条形磁铁13和支撑杆12。除雾布14呈筒状,条形磁铁13和支撑杆12插入除雾布14。支撑杆12呈扁平条状,支撑杆12的一个表面敷设条形磁铁13,条形磁铁13用胶水与支撑杆12粘结。支撑杆12和条形磁铁13的外面包裹除雾布14,粘结有条形磁铁13面的支撑杆12贴紧挡风玻璃2内侧面。挡风玻璃2内侧设有真空吸盘11,真空吸盘11吸附在挡风玻璃2下侧。支撑杆12的一端与真空吸盘11可转动连接。真空吸盘11中间有一个圆形凸台,支撑杆12端部开一直径略大于凸台直径的圆孔,凸台插入圆孔内。雨刮器3连接有呈马鞍状的磁铁夹4,块状磁铁41与磁铁夹4端部连接。雨刮器3由雨刮片31、压条32和传动杆33构成,雨刮片31一端贴紧挡风玻璃2,另一端由压条32夹持,传动杆33一端与压条32连接。磁铁夹4夹在压条32与传动杆33的连接部附近。块状磁铁41为长方体,压条32两侧面各有一块块状磁铁41,块状磁铁41的长度方向与压条32的长度方向一致。磁铁夹4夹紧块状磁铁41将块状磁铁41与压条32固定。块状磁铁41与条形磁铁13相吸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学院,未经中国计量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09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接触测量式车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车载导航装置及其故障诊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