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顶推采血管的针筒式真空采血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0286.5 | 申请日: | 2013-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3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建铭 |
主分类号: | A61B5/154 | 分类号: | A61B5/154 |
代理公司: | 福州展晖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1 | 代理人: | 陈如涛 |
地址: | 20001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推采 血管 针筒 真空 采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医疗上一种人体外真空采血器械,特别是一种顶推采血管的针筒式真空采血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针筒式真空采血器如图1、图2所示,包括血管穿刺针管11、穿刺针座12、采血针管21、采血针座22、软连接管3、真空采血管4和一种透明筒形针筒5。穿刺针座12位于针筒5前端,可固定在针筒5上;当为具有针尖保护的安全型时,该穿刺针座可相对针筒5滑动。采血针座22固接于针筒5内部前端壁上,两种针座之间通过软连接管3连通,针筒5后部的筒形空腔后端开放,真空采血管4可自由插入筒形空腔中。
在临床使用中,首先穿刺针管11刺入血管,通过软连接管3见回血后,一只手夹持针筒5,另一只手再将真空采血管4前端插入针筒筒形空腔内,用力往里插入,让采血针管21穿过真空采血管密封胶塞41,达到采血目的。上述采血针管刺穿过程需克服两个阻力:一是防滴胶套23受压而产生的反弹力,该防滴胶套23包覆在采血针管21针尖上;二是针管穿过真空采血管密封胶塞41的摩擦阻力。为克服该两个阻力而前推真空采血管的操作力所需必然较大,这样容易产生真空采血管晃动以及针筒夹持不稳的现象,无论是晃动还是夹持不稳都会直接导致针尖划伤血管内膜或穿破血管危险,这两种情况都令血管进一步受到损害,易引发炎症。
该现有技术在临床使用中还存在一不足,在组装工艺上,需将已连接好软管的穿刺针组件与采血针组件之一,先装配进筒形针筒内腔中,并固定稳固,再装配另一组件,由于筒形针筒内腔比较狭小,势必带来组装工艺性不好和效率低下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施力方便、操作过程不易产生晃动不稳而便于操作的顶推采血管的针筒式真空采血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更合理且组装工艺性更好的顶推采血管的针筒式真空采血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
顶推采血管的针筒式真空采血器,包括血管穿刺针管、穿刺针座、采血针管、采血针座和一种筒形针筒,穿刺针管经由穿刺针座和采血针座连通采血针管,真空采血管可以插置在针筒后部的筒形空腔中,其组成要点在于:针筒外周壁上设置有一种抓手,抓手至少具有两个各自与操作手指相对应的展翼,展翼至插置在针筒中的真空采血管的底部的距离与操作手指至掌心的距离相对应。
这样,操作上只需单手将真空采血管插入针筒,然后手掌顶住采血管底部,食指和中指分别扣住装配在针筒上的抓手左右展翼,食指和中指原位不动,掌底前移,推动采血管插入采血针管,轻松完成采血针管插入动作,由于食指和中指原位不动,杜绝了前端穿刺针管晃动,避免穿刺针管的针尖对血管内壁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展翼共有两个,沿针筒外周面均布。或者
抓手呈一种环围针筒外周面分布的环形面。
这种环形面没有方向性,环形面上的任意位置都可以作为展翼。
针筒后端具有止退台阶,抓手为一种椭圆形片,其中心开孔,孔径与针筒外经相对应,藉着此开孔从针筒前端套入针筒的椭圆形片与止退台阶触接。
这样,抓手与针筒分体构造,使用时再套入,方便制造也减少包装体积。
针筒后部的筒形空腔中具有真空采血管的止进面,前移的真空采血管在被采血针管刺穿密封胶塞后,其上的密封胶塞防护套前端面与此止进面触接。
藉着此止进面与密封胶塞防护套前端面的触接阻止真空采血管的前进。
针筒内腔设置有三条加强筋,该三条加强筋沿周向均布并沿轴向延伸,加强筋后端面作为真空采血管的止进面。
穿刺针座与采血针座一体构造并组成一种针座,该针座以及滑臂、推手组成滑移组件,该滑移组件以可相对针筒滑动方式安装在针筒上,针座位于针筒内腔中,滑臂穿过针筒侧壁上的滑槽内外连接针座和推手,推手位于针筒外,滑槽沿针筒轴向延伸。
这样,穿刺并采血完毕后,可以后拉推手至穿刺针管隐入针筒内腔中,防止穿刺针管误伤他人,引发感染。
针座内设置有回血腔,针座由透明材料制成。
穿刺针管与采血针管一体构造并形成一种横-折-横的形状,其中两横段分别是穿刺针管和采血针管,折段是穿刺针管和采血针管的接合部,针座内设置有回血腔,该针管上设置有回血槽与回血腔连通,针座由透明材料制成。
滑槽共有两个,相对设置在针筒的两侧,滑臂由两个相对分布的支撑臂组成,支撑臂一端与针座固接或一体构造,另一端向外延伸至穿过与其对应的滑槽后与推手连接或一体构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建铭,未经张建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02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耳机收纳结构以及便携式电子装置
- 下一篇:摄像头主板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