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兼容性双镜头投影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9674.1 | 申请日: | 2013-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7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张镭;赵洪信;王朝林;赵瑞萍;黄城;杨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27/26 | 分类号: | G02B27/26;G03B35/2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陈广民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兼容性 镜头 投影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镜头投影系统,能够完全兼容各种分色3D片源。
背景技术
一、3D投影技术
3D是英文Three-Dimensional的缩写,也称三维,是基于电脑/互联网的数字化的立体技术。3D投影技术是采用投影的方式,将两幅相互重叠的图像通过投影仪投射到银幕上,使观看者能够感受到图像的纵深感。投影到银幕上的两幅图像,一幅被左眼接收,另一幅被右眼接收,通过左右眼接收到的两幅不同图像,在大脑中合成立体图像,使观看者感受到画面的立体感。3D投影技术因其具有成本低,大尺寸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电影、游戏、教育、商务、手机等领域,并已发展成为人们生活、娱乐的一种方式。
二、分色3D电影
分色3D是3D影像的一种格式,其采用两幅具有互补颜色的平面图像,由于这两幅图像中的颜色包含有一定的视差信息,在通过适当的方法和工具后分别传送到我们的左右眼,在大脑中形成立体影像。常见的分色3D有红蓝3D、红绿3D、棕蓝3D等。红绿格式的3D电影的原理是:用绿色显示一幅图像的信息,用绿色的互补色品红去显示另一幅图像的信息,将这两幅图像合二为一为一幅立体图像,这幅立体图像中包含了两幅图像的信息。红蓝格式的3D电影原理与红绿相同,只是用红色显示一幅图像,用蓝色的互补色青色去显示另一幅图像,两幅图像合二为一为一幅立体图像。棕蓝格式的3D电影同理。
三、偏振3D电影
偏振3D技术是利用光线有“振动方向”的原理来分解原始图像的,利用光线的偏振性,,可以向观看者输送偏振方向不同的两幅图像,当两幅图像经过偏振眼睛时,由于偏振眼镜的每只镜片只能接受一个偏振方向的画面,这样人的左右眼就能接收两组画面,再经过大脑合成立体影像。
随着3D技术的不断发展,3D电影的片源越来越丰富,但是随之产生一个问题:3D播放系统对3D片源的兼容性。虽然3D投影系统也随着3D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多种类型,但是目前一类3D投影系统也仅限于播放特定的3D片源,要是想观看其它格式的片源,就要增加很多新的设备,其操作不便,实践中尚未出现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分色3D转为偏振3D的方法及其兼容性双镜头投影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如下:
分色3D转为偏振3D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D片源的立体图像是由第一分色图像和第二分色图像所合成;将立体图像进行信号处理,使图像信号分为两路,并分别通过两个镜头投射,第一路图像信号只包含体现第一分色图像的RGB信息,第二路图像信号只包含体现第二分色图像的RGB信息;
(2)对两个镜头投射出的光信号进行偏振处理,使得投影在屏幕上的两路图像信号的偏振方向相互正交;
(3)接收端接收图像信号时,作相应的偏振处理,两路图像信号分别被观影者左、右眼接收后在大脑中合成立体图像。
上述步骤(2)可以通过在两个镜头前分别设置水平偏振方向的偏振片和垂直偏振方向的偏振片来实现;相应的,在步骤(3),观影者左、右眼分别佩戴水平偏振方向的偏振镜片和垂直偏振方向的偏振镜片。
基于上述方法设计的一种兼容性双镜头投影系统,包括:
图像处理单元,用于对立体图像信号分为两路信号,其中第一路图像信号只包含体现第一分色图像的RGB信息,第二路图像信号只包含体现第二分色图像的RGB信息;
两个镜头,用于分别将两路图像进行投射;
分别设置于两个镜头前的水平偏振方向的偏振片和垂直偏振方向的偏振片;
金属屏幕;以及
偏振眼镜,该偏振眼镜的左、右镜片分别为水平偏振方向和垂直偏振方向。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现简便,操作性强,播放不同格式的片源时,无需增加新的硬件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红蓝3D片源播放投影过程的示意图。
图2为佩戴偏振眼镜观看红蓝立体影片的示意图。
图3为红绿3D片源播放投影过程的示意图。
图4为佩戴偏振眼镜观看红绿立体影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具体说明分色3D转为偏振3D的双镜头投影系统的设计方案(原理)。
1.红蓝3D转为偏振3D的双镜头投影系统
(1)红蓝3D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96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产品用镜片
- 下一篇:一种搅拌车及其液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