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发电机聚热及储热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9639.X | 申请日: | 2013-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6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苟大利;苟渝路;蒋世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航天烽火精密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40 | 分类号: | F24J2/40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罗韬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发电机 控制系统 | ||
1.一种太阳能发电机聚热及储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中包括太阳能来源端(1)与储热装置(2),所述太阳能来源端(1)通过能量引导介质(3)接入储热装置(2),且能量引导介质(3)上设有第一控制开关(4),所述第一控制开关(4)还接入控制装置,用于由控制装置控制第一控制开关(4)的导通与闭合;所述储热装置(2)还通过导热管(17)接入或接近太阳能利用端(5),且导热管(17)上设有第二控制开关(6),所述第二控制开关(6)也接入控制装置,用于由控制装置控制第二控制开关(6)的导通与闭合;所述储热装置(2)的内部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也接入控制装置,用于向控制装置反馈储热装置(2)内部的实时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发电机聚热及储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引导介质(3)分叉为两路,其中一路接入储热装置(2),另一路接入或接近太阳能利用端(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发电机聚热及储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引导介质(3)为光纤导管,所述光纤导管的分叉位置上设有分光漫射装置(7),所述分光漫射装置(7)的其中一端上设有与太阳能利用端(5)位置相对应的漫射光学头(71),且分光漫射装置(7)的另外两端还分别与光纤导管相连接,所述分光漫射装置(7)的内部设有光学棱镜(72),所述光学棱镜(72)用于将来自于太阳能来源端(1)的太阳能分别折射至光纤导管分叉的两路中进行热传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发电机聚热及储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漫射装置(7)的另外两端与光纤导管之间通过法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发电机聚热及储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4)与第二控制开关(6)中均包括能量通道(8),能量通道(8)的两端均设有接头装置(9),所述能量通道(8)中还设有用于阻隔能量传递的隔热板(10)与防热辐射板(11),所述隔热板(10)与防热辐射板(11)的上部与固定在外壳体(12)上的弹簧(13)相连接,所述弹簧(13)的附近还设有电磁线圈(14)与铁芯(15),所述铁芯(15)与电磁线圈(14)相接触,并对弹簧(13)形成限位,用于由电磁线圈(14)移动铁芯(15)的位置使弹簧(13)拉动隔热板(10)与防热辐射板(11)向上移动,从而实现能量通道(8)的通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发电机聚热及储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通道(8)两端的接头装置(9)是法兰连接盘;所述隔热板(10)一侧还设有反光板(16),所述隔热板(10)置于反光板(16)与防热辐射板(11)之间,并与反光板(16)与防热辐射板(11)一同与弹簧(13)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发电机聚热及储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装置中至少包括PLC编程控制器、硬件逻辑电路及微型接触电路当中的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发电机聚热及储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来源端(1)为聚能罩;所述太阳能利用端(5)为太阳能发电机的集热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发电机聚热及储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装置(2)为集热箱,所述能量引导介质(3)通过漫射光学头(71)接入集热箱的底部;所述导热管(17)由集热箱的顶部延伸出,并接入或接近太阳能利用端(5);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集热箱内的顶部附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航天烽火精密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航天烽火精密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963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火灾火焰视频预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单元组装式太阳能蓄热保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