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块化集成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9564.5 | 申请日: | 2013-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8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欧丹;赵轩;李伟;孙娜;刘丽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F23/24 | 分类号: | G01F23/24 |
代理公司: | 铁岭天工专利商标事务所 21105 | 代理人: | 靳万清 |
地址: | 112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化 集成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导电介质液面液位的电极,尤其是涉及一种测量导电介质液面液位的模块化集成电极。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液位测量电极的结构主要包括柱形导电壳体,柱形导电壳体内设有彼此电绝缘的公共线、参考线和测量线,参考线和测量线分别串接有阻值相等的多个标准电阻,参考线和测量线上串接的标准电阻数量相等,位于测量线上的每个标准电阻的上端与导电端子的一端相连,导电端子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柱形导电壳体,柱形导电壳体的顶端连有带内螺纹的插座,壳体的底部连有带外螺纹的插头,测量导电介质的液面时,插头连有电极底座,电极通过柱形导电壳体顶端的插座与电极座配合装于被测容器内,使用上述结构的电极测量导电介质液位时,公共线与壳体连通,测量线上端与外部导电端子相连,这样当液面升到导电端子时导电端子与公共端导通,测量线与参考线电阻差发生变化,测量端可以由单片机输入电极数量及位置,通过计算电阻得出液位数据,也可以简单通过电阻计人工计算。上述结构的测量液位的电极存在的问题是:电极的长度和测点数相对固定,对于不同规格尺寸的容器内液位测量,需要根据被测容器的实际规格尺寸和被测导电介质液位的波动范围去设计电极的长度和测点数,电极适应液位波动变化范围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测量容器内导电介质液位时能够适应不同规格尺寸容器、容器内液位波动范围较大的模块化集成电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模块化集成电极,包括柱形导电壳体,柱形导电壳体内设有彼此电绝缘的公共线、参考线和测量线,参考线和测量线分别串接有阻值相等的标准电阻,位于测量线上的标准电阻的上端与导电端子的一端相连,导电端子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柱形导电壳体并与柱形导电壳体绝缘,柱形导电壳体的顶端连有带内螺纹的插座,柱形导电壳体的底部连有带外螺纹的插头,位于所述参考线和测量线上的标准电阻的数量分别为一只;所述每个柱形导电壳体的插头与另一个柱形导电壳体的插座相配合,当一个柱形导电壳体的插头旋入另一个柱形导电壳体的插座时,位于两个柱形导电壳体内的公共线、参考线和测量线电连接,多个所述柱形导电壳体的插头、插座相配合首尾相连构成所述模块化集成电极。
采用上述结构的模块化集成电极,由于位于所述参考线和测量线上的标准电阻的数量分别为一只,所述每个柱形导电壳体的插头与另一个柱形导电壳体的插座相配合,当一个柱形导电壳体的插头旋入另一个柱形导电壳体的插座时,位于两个柱形导电壳体内的公共线、参考线和测量线电连接,多个所述柱形导电壳体的插头、插座相配合首尾相连构成所述模块化集成电极。上述结构的模块化集成电极可以把每个柱形导电壳体看作是一个模块电极,使用时可以根据被测容器规格尺寸及液位变化的实际情况把相应数量的模块电极组装在一起构成模块化集成电极,可以适应不同液位变化的导电介质液位的测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相邻柱形导电壳体之间还连有中继模块,中继模块具有柱形导电模块壳体,柱形导电模块壳体内设有彼此绝缘的三根导线,柱形导电模块壳体的顶端设有具有内螺纹的模块插座,柱形导电模块壳体的底部设有具有外螺纹的模块插头,所述模块插座与所述柱形导电壳体插头相配合,所述模块插头与所述柱形导电壳体插座相配合,当所述中继模块设置在所述相邻柱形导电壳体之间时,所述三根导线分别与所述公共线、参考线和测量线电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的模块化集成电极,由于在所述相邻柱形导电壳体之间还设有中继模块,中继模块结构简单,内部构成主要是三根导线,起与柱形导电壳体内的公共线、测量线和参考线电连接作用,适用于测量精度要求不高的导电介质液位测量,可以进一步降低电极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模块化集成电极的模块电极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模块化集成电极的电极底座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模块化集成电极安装在容器上时的安装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出的另一种模块化集成电极安装在容器上时的安装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职业学院,未经辽宁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95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葫芦双梁小车
- 下一篇:一种带有辅助刹车装置的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