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罐式煅烧炉火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9563.0 | 申请日: | 2013-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1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周善红;刘朝东;明文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 |
代理公司: | 沈阳圣群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1 | 代理人: | 王钢 |
地址: | 11000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煅烧 炉火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道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炭素行业生产铝用阳极、阴极、电极以及炭素石墨化材料的顺流和逆流罐式煅烧炉火道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电解铝产能的西移,以新疆为主的西部地区这两年大力发展电解铝,而且电解槽电流逐渐增加,对预焙阳极的质量和产能要求也逐渐严格。同时,多家企业先后投产电解铝行业,市场竞争渐趋激烈,成本成为现代工厂控制的首要任务。在原料方面,西部地区的石油焦储量并不充足,这几年之内仅能满足内销,因此石油焦价格日益高涨;同时随着上游石油行业的生产,石油焦原料的粉料逐渐增加,在煅烧过程中,烧损越来越大。所以现代电解铝配套的碳素厂或者单独的预焙阳极厂产能在扩大,成本在压缩,因此都使用大型罐式炉进行煅烧。
罐式煅烧炉采用间接加热模式,原料进入料罐后,温度逐渐升高,先析出水分,然后在首层火道位置开始析出挥发份,但由于上部基层火道的烟气温度和流量有限,原料中的挥发份在料罐上部位置不能及时逸出,原料进入煅烧带后,挥发份排出不畅,在罐内热分解,沉积在罐壁容易生成热解碳或碳黑,造成罐壁结疤。同时部分挥发份如果带至了料罐下部位置,遇到漏进来的空气会发生“放炮”现象。而且现在企业逐渐开始使用大型罐式炉,单位时间逸出的挥发份增加,如果仍采用传统的火道模式,截面积没有增加,以上的现象会更加严重,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生产。因此对改善火道结构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罐式煅烧炉火道结构,目的是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生产稳定性和产能。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罐式煅烧炉火道结构,包括料罐和火道,首层拉砖到第四层顶部拉砖位置的料罐宽度逐渐增加,首层火道到第三层火道的火道宽度逐渐递减。
第四层顶部拉砖到底部拉砖位置处的料罐宽度与第四层顶部拉砖位置的料罐宽度相同。
第四层火道至底层火道的火道宽度与第三层火道底部的宽度相同。
底层火道为第八层火道或第十层火道。
相邻火道之间用硅砖隔开,料罐和火道之间为硅砖。
相邻料罐中心面之间的距离从首层火道到底层火道均相等。
首层火道到第三层火道截面为倒梯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效果: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的直上直下的料罐结构,同时也改变了所有火道宽度一致的结构。随着罐式炉单罐产能增加,料罐尺寸增大,料罐上窄下宽结构,挥发份的质量流量增加,前几层火道的截面积相应增加,这样烟气流量虽然增大,但是流通面积也增大,因此流速能得到控制,所以罐内的物料单位时间内获得的能量越大,挥发份逸出速度及时,大大降低了结焦和放炮的可能性,提高了生产稳定性。该火道和料箱结构能够很好地适应大型罐式炉产生的较大挥发份质量流量的燃烧与传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火道部分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料罐部分剖面图。
图中:1、首层火道;2、第三层火道;3、首层拉砖;4、第四层火道顶部拉砖;5、料罐;6、底层火道;7、第四层火道底部拉砖;8、第四层火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所限。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罐式煅烧炉火道结构,包括料罐5和火道,首层拉砖3到第四层火道顶部拉砖4位置的料罐5宽度逐渐增加,首层火道1到第三层火道2的火道宽度逐渐递减。第四层火道顶部拉砖4到第四层火道底部拉砖7位置处的料罐5宽度与第四层火道顶部拉砖4位置的料罐5宽度相同。第四层火道8至底层火道6的火道宽度与第三层火道2底部的宽度相同。首层火道到第三层火道截面为倒梯形,首层火道到第三层火道的长度和高度不变。
底层火道6为第八层火道或第十层火道。
相邻火道之间用硅砖隔开,料罐和火道之间为硅砖。
相邻料罐中心面之间的距离从首层火道到底层火道均相等。
料罐5在加热过程中逐渐析出挥发份,主要是在首层火道1到第三层火道2之间位置,挥发份通过挥发份通道流向迂回的火道,在火道中与从炉底来的预热空气混合后开始燃烧,间接加热料罐内的原料,最后高温烟气流向集中烟道,而料罐中的料煅烧完后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95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