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河道岸坡排水出口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9287.8 | 申请日: | 2013-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2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苗翠林;张丽芬;季永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1/00 | 分类号: | E02B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006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河道 排水 出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河道岸坡排水出口结构,特别是一种河道岸坡排水出口。
背景技术
常见的河道岸坡排水管出口,有的是采用浆砌石砌筑的排水出口,结构笨重,欠美观;有的排水管是直接从河道岸坡伸出,俗称“炮筒子排水口”,排水时容易造成对岸坡的冲刷,且对河道岸坡景观影响较大。
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和装置的缺陷,特别需要一种保护性强、施工方便快捷、实用美观的河道岸坡排水出口,以解决以上提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水时减少对河岸冲刷、有效挡土以及实用美观的河道岸坡排水出口。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河道岸坡排水出口,其特征在于,包括侧墙、正面直立墙和底板,所述正面直立墙、侧墙和底板构成一簸箕形状的护砌,所述正面直立墙设置有预留通孔,所述底板与河道岸坡护岸结构连接。
所述正面直立墙、侧墙和底板采用混凝土材料。
所述正面直立墙、侧墙和底板根据排水孔径的需要配置有加强钢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①有效防止排水管排水时水流对岸坡的冲刷;
②结构可预制,施工方便快捷;
③结构簸箕形状,体积小,与河道岸坡协调一致,景观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河道岸坡排水出口结构断面示意图。
图2为河道岸坡排水出口结构断面A—A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河道岸坡排水出口采用混凝土预制或现浇成一个包括侧墙4、正面直立墙3和底板2的体积小且与河道岸坡6协调一致的具有美观性的簸箕形状护砌,并根据排水管1管径大小给护砌选择相应的加强钢筋,排水管1直接穿入正面直立墙3预留通孔密封固定,侧墙4有效进行河岸岸坡6挡土,底板2与河道岸坡护岸结构5之间设沉降缝7,缝宽20mm,用闭气低发泡硬塑料板嵌缝,表面用单组份聚胺酯密封胶(20mm×20mm)密封,有效防止排水管1排水时水流对河岸岸坡6的冲刷。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92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