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落纱粗纱机的下龙筋升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9064.1 | 申请日: | 2013-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7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崔桂生;吴克明;黄新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7/50 | 分类号: | D01H7/5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贾海芬 |
地址: | 213025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落纱粗纱机 下龙筋 升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落纱粗纱机的下龙筋升降机构,属于自动落纱粗纱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动落纱粗纱机从落纱到换管、生头、开车全自动完成,实现了粗纱机全自动纺纱和粗细联,使棉纺纺纱能进一步提高纺纱质量,并大幅度提高生产率和降低劳动强度。目前自动落纱粗纱机用于普梳和精梳棉型纤维及人造纤维的纯纺或混纺,将并条工序生产地棉条喂入,纺制粗纱,供细纱工序使用。
全自动落纱机在纺满一定长度的粗纱后,自动停车后下龙筋降到落纱位置,取满纱及并放置空管,在自动落纱及换管后下龙筋复位,自动落纱粗纱机粗纱自动搭头,形成新一轮纺纱。自动落纱粗纱机要求取满纱及放空管,因此下龙筋需要频繁做上下往复运动。下龙筋是安装在下龙筋托脚的横板上,而下龙筋托脚与杠杆轴相接并沿其转动,下龙筋托脚与齿条连接,通过齿轮驱动齿条上下移动,但该齿条两端的长方条形的导向块是设置在机架的导向槽内,当下龙筋托脚沿机架上下移动时,齿条的导向块与导向槽为平面硬摩擦,由于下龙筋上下运行时的摩擦力大,不仅驱动动力要求大,而且需要有平衡配重机构,其下龙筋托脚通过链条并经大链轮及小链轮与配重连接,并需要根据车前的下龙筋及与其连接另件的重量与车后的配重块的重量相匹配。由于齿条上的导向块与导向槽为平面摩擦,因此当齿条在上下移动时,下龙筋还会出现爬行和打顿现象,从而影响下龙筋的工作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降低下龙筋上下移动时的摩擦阻力,降低整机成本的自动落纱粗纱机的下龙筋升降机构。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落纱粗纱机的下龙筋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机架上带有齿轮的齿轮轴和与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的齿轮轴与电机连接,齿条与下龙筋托脚连接,下龙筋托脚上的横板上连接有下龙筋,所述齿条与至少两个滚轮连接,滚轮设置在机架的导向槽并能沿导向槽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齿轮轴与电机连接,可通过电机驱动齿轮轴正反旋转,从而带动齿条、下龙筋托脚上、下运动,由于齿条上设有滚轮,将滚轮设置在导向槽内并沿导向槽上下移动,因此滚轮在上下运行时是与导向槽滚动摩擦,因此大幅度降低了下龙筋上下移动时的运行阻力,解决了下龙筋在上、下运行时出现的爬行和打顿现象,提高了下龙筋上下运行时的工作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由于能大幅度降低下龙筋的运行阻力,可取消平衡配重机构,降低整机成本,结构简单,改造成本低,为纺制出高品位的粗纱成形提供保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落纱粗纱机下龙筋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1—导向槽,2—机架,3—导轨条,4—齿轮,5—齿轮轴,6—齿条,7—下龙筋托脚,8—下龙筋,9—滚轮,10—小轴,11—轴向油道,12—径向油道。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落纱粗纱机的下龙筋升降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2上带有齿轮4的齿轮轴5和与齿轮4啮合的齿条6,该齿轮4可安装在齿轮轴5上,也可直接与齿轮轴5制成一体结构,该齿轮轴5与驱动电机连接,通过驱动电机带动齿轮轴5正反转动,继而使齿轮4带动齿条6做上下往复运动。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齿条6与下龙筋托脚7连接,下龙筋托脚7的横板上连接有下龙筋8,下龙筋托脚7沿杠杆轴的中心上下摆动,该下龙筋8铰接在下龙筋托脚7上,而下龙筋8上安装有多个筒管轴,筒管轴通过轴承与筒管座连接,纱管通过启动销安装在筒管座上,通过同步带带动筒管座转动,既而带动纱筒转动,同时下龙筋升降机构带动纱管上下移动,实现粗纱纺制。
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齿条6与至少两个滚轮9连接,滚轮9设置在机架2的导向槽1并能沿导向槽1上下移动,由于齿条6是沿机架2上下移动为滚动摩擦,能大幅度降低运行时的摩擦阻力,可直接通过齿条6带动下龙筋托脚7和下龙筋8的上下移动,故而可取消平衡配重机构。
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机架2上安装有导轨条3,导轨条3上设有导向槽1,滚轮9设置在导向槽1内,滚轮9转动连接在小轴10上,小轴10与齿条6连接,可采用螺栓固定或旋接的方式,能方便制作加工,并具有较好的工艺性能。见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小轴10设有相通的轴向油道11和径向油道12,且径向油道12与滚轮9内孔相通,通过润滑油润滑,使滚轮9能轻松滚动。本实用新型的滚轮9可采用滚动轴承,本实用新型的滚轮9也可采用轴套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90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