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压板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8608.2 | 申请日: | 2013-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5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常青;张志斌;李启平;李珩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李双皓 |
地址: | 51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压板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压板模块,具体为对电力二次设备中继电保护装置投退的压板装置进行控制的技术。
背景技术
变电站倒闸操作分为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保护压板投、退是二次设备操作的主要项目。保护压板也叫保护连片,在传统的各种保护中,压板是用来接通或断开某个回路的,是保护装置联系外部接线的桥梁和纽带,关系到保护的功能和动作出口能否正常发挥作用,因此非常重要。
电力系统二次设备中的继电保护装置是保证电力一次设备安全运行的基本设施,通过操作继电保护压板,可以控制保护装置的投、退或更改保护装置的运行方式。而压板的误操作,则可能使电力一次设备失去保护,危及电网的安全运行。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和保护技术的发展,继电保护压板的数量成倍增加,因而对其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在原一次设备防误技术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完善、改进,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压板防误操作系统,完全解决了压板投退状态的监视以及压板误投退、漏投退的问题,提高了变电站运行管理水平,提高了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但是,在目前的压板防误系统中都是以单个智能压板为单位,在进行老站改造时,需要将原有压板逐个拆除,更换为智能压板,重新布线。此种方式费时、费力,调试工作量大,降低了系统可靠性。而且,目前现有的防误技术基本上是针对传统变电站而言的,在数字化变电站实现二次压板防误,如果仍以单个智能压板为单位在智能柜上进行压板更换安装,也很难实现以61850标准为基础的数字化防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智能压板模块,为实现压板防误操作,可用于常规变电站和数字化变电站中对原有测控屏或智能柜上压板的整体替换,使现场压板改造更趋于工程化,解决工程施工接线繁琐、调试麻烦的难题,从而进一步降低成本,增加系统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智能压板模块,包括有:一个以上的压板,其中,还包括有用于安装压板的面板、压板连接母板和压板主控模块;所述压板包括有:
压板主体,固定在所述面板上;
压板投退功能部分,用于执行压板的投退动作,所述压板投退功能部分安装在压板主体上;
压板状态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并指示压板的投退状态;所述压板状态检测子模块安装在压板主体上,通过压板连接母板和压板主控模块电气连接;
所述压板状态检测子模块包括有:压板投退状态光电检测电路和压板操作指示电路;
所述压板投退状态光电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压板的投退状态,所述压板投退状态光电检测电路与压板主控模块电气连接并进行数据交换,向压板主控模块发送关于压板投退状态的数据信息;
所述压板操作指示电路,与压板主控模块电气连接并进行数据交换,接收压板主控模块的指令并进行指示;
所述压板主控模块包括CPU控制单元和压板检测操作指示控制电路;CPU控制单元用于管理所述压板状态检测子模块,CPU控制单元与所述压板状态检测子模块电气并连接实现数据交换;压板检测操作指示控制电路与压板操作指示电路电气连接并连接和控制,共同完成压板的状态检测和操作指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板操作指示电路为压板操作指示LED电路,包括有LED指示灯;所述压板检测操作指示控制电路为压板检测LED控制电路;与压板的LED指示灯通过IO口连接和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压板模块包括有多个压板,压板主控模块通过并行方式与每一个压板电气连接,通过并行检测的方式检测每一个压板的投退状态,通过IO口连接和控制每一个压板的LED指示灯。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主控模块包括有用于多个智能压板模块同时使用时进行连接的RS485连接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86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