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隧道窑送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7115.7 | 申请日: | 2013-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4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樊石头;邵红洲;周少军;吴发展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东方科技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9/30 | 分类号: | F27B9/30;F23L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朱俊峰 |
地址: | 45238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窑 送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耐火材料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窑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隧道窑在对耐火材料进行高温烧制所采用天然气或煤气作为燃料,燃料在隧道窑内燃烧时需要空气进行助燃。目前,隧道窑的送风装置结构复杂、耗能高、自动化程度低,并且送风在隧道窑内不均匀,起不到良好的助燃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耗能低、送风均匀、自动化程度高的隧道窑送风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隧道窑送风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电机和风机,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风机的动力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机为变频电机,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有主送风管,主送风管的出风口连接有副送风管,副送风管沿隧道窑长度方向设在隧道窑顶部上方,副送风管上连接有由隧道窑顶部伸入到隧道窑内的支送风管,主送风管上设有用于调节总进风量的电磁调节阀。
所述主送风管与副送风管的中部连接,所述支送风管沿副送风管设有两排,两排支送风管沿副送风管左右对称设置。
所述每个支送风管上均设有用于调节每段隧道窑内风量大小的手动调节阀。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带动风机运转,空气通过依次主送风管、副送风管和两排支送风管进入到隧道窑内。支送风管沿副送风管设有两排,即沿隧道窑长度方向均匀布置,这样使得向隧道窑内的送风量更加均匀。电机采用变频电机,并在主送风管上设置电磁调节阀,自动化程度高,这样可针对隧道窑内需要空气量进行调节,更加节能降耗。每个支送风管上均设有手动调节阀,这样可根据隧道窑的每一段空气需求量进行手动调节,针对性强且更加节能。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针对隧道窑各段空气用量具有针对性的送风,耗能低、送风均匀、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性强,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隧道窑送风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电机2和风机3,电机2的动力输出端与风机3的动力输入端连接,电机2为变频电机,风机3的出风口连接有主送风管4,主送风管4的出风口连接有副送风管5,副送风管5沿隧道窑长度方向设在隧道窑6顶部上方,副送风管5上连接有由隧道窑6顶部伸入到隧道窑6内的支送风管7,主送风管4上设有用于调节总进风量的电磁调节阀8。主送风管4与副送风管5的中部连接,支送风管7沿副送风管5设有两排,两排支送风管7沿副送风管5左右对称设置。每个支送风管7上均设有用于调节每段隧道窑6内风量大小的手动调节阀9。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使用时,电机2带动风机3运转,空气通过依次主送风管4、副送风管5和两排支送风管7进入到隧道窑6内。电机2的主轴10在高速旋转过程中,发热量相当高,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可以在对主轴10连接散热器、水冷器或其他冷却装置。支送风管7沿副送风管5设有两排,即沿隧道窑6长度方向均匀布置,这样使得向隧道窑6内的送风量更加均匀。电机2采用变频电机,并在主送风管4上设置电磁调节阀8,自动化程度高,这样可针对隧道窑6内需要空气量进行调节,更加节能降耗。每个支送风管7上均设有手动调节阀9,这样可根据隧道窑6的每一段空气需求量进行手动调节,针对性强且更加节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东方科技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东方科技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71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硬体装置
- 下一篇:用于折叠门的防夹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