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包式自动体外除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6585.1 | 申请日: | 2013-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1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郭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瑞新康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39 | 分类号: | A61N1/3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产业基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包 自动 体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仪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背包式自动体外除颤器,特别是一种具有远程定位监护功能的背包式自动体外除颤器。
背景技术
对于心律失常的病人,最有效的救治方法是及时进行电击除颤。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就是对心律失常的病人进行电击除颤的设备。大多数的心律失常发生在院外,经常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和有效的救治,从而使病人丧失生命。及时的发现病人心律失常并做出有效的救治是挽救病人生命的关键。
传统的自动体外除颤器就是为了及时地抢救病人而设立的,但当病人在院外发生心律失常时,一般不能及时发现,等到发现时,病人已经昏倒在地了,这时需要外人的介入,及时地在附近找到自动体外除颤器,按照提示对病人进行抢救,这样在很多时候已经错失了抢救的最佳时机。
实用新型内容
近来由于电子技术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的迅猛发展,为了对需要监护的病人做及时的监护又不限制病人的自由,人们建立远程的医疗监护系统,特别是远程的无线医疗监护系统,为及时有效的对病人进行监护提供了可能和极大的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远程定位监护功能的背包式自动体外除颤器就是利用远程的无线医疗监护系统的平台,在传统的自动 体外除颤器的基础上发明出来的。
把传统的自动体外除颤器加上无线呼叫传输模块,能及时地向远程监护中心传输病人的心电信息;利用全球定位模块,能及时地确定病人位置;除颤器采用紧贴人体的背包形式,背包里面有心电采集电极、除颤电极,背包背上后,心电采集电极和除颤电极紧贴人体,处在待用状态,当病人发生涉及生命危急的心律失常时,不需要外界的介入,病人就能自助完成除颤的过程。
这样既能对病人心电状况进行及时的监控,随时化解有危及病人生命安全的心律失常,又不限制病人的活动范围和正常生活,以达到人性化医疗的目的。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背包式自动体外除颤器,其中,所述除颤器包括:
用于提供自动体外除颤等功能的自动体外除颤器主机;
用于进行程序及信息设置的预编程设置模块;
用于呼叫远程监控中心和/或救护中心和/或亲情号码的无线呼叫传输模块;以及
能够紧贴人体的背包。
优选地,所述除颤器还包括全球定位模块。
优选地,所述除颤器还包括语音和/或光电报警模块。
优选地,所述语音和/或光电报警模块安装在所述除颤器主机的表面;所述预编程设置模块、所述全球定位模块和所述无线呼叫传输模块安装在所述除颤器主机的内部;所述背包通过电缆和除颤器主机连接。
优选地,所述除颤器主机由电池、充电电容、充放电电路、 心电和人体阻抗测量分析电路及主控制电路组成。
优选地,所述语音和/或光电报警模块包括扬声器、LED灯。
优选地,所述全球定位模块包括GP S定位模块和/或北斗定位模块。
优选地,所述无线呼叫传输模块由第二代移动通信模块、第三代移动通信模块、无线宽带模块和无线局域网络模块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优选地,所述背包由心电采集电极、除颤电极、用于固定在人体上的固定装置、用于连接背包和除颤主机的电缆组成。
优选地,所述除颤电极里包含有自动喷凝胶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除颤器是创新的,以很方便的方式实现了人们所需要的功能。能对病人心电状况进行及时的监护,随时化解有危及病人生命安全的心律失常,又不限制病人的活动范围和正常生活。这对于提高电击除颤医疗水平和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外观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模块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除颤治疗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具有远程定位监护 功能的背包式自动体外除颤器(下面,有时也简称“设备”)由自动体外除颤器主机21、语音和/或光电报警模块22、预编程设置模块23、全球定位模块24、无线呼叫传输模块25、及(在佩戴(穿戴)时紧贴人体的)背包26组成,在工作过程中和远程监护中心27保持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瑞新康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瑞新康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65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