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卷取摩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6547.6 | 申请日: | 2013-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2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黄锡渊;陈二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引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18/10 | 分类号: | B65H18/1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卷取 摩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擦装置,尤其涉及了高效卷取摩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织机卷取摩擦装置采用刹车片控制离合器的运转。但是,这种卷取摩擦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1.刹车片卷取摩擦装置中的刹车片表面沾染水、油等杂质后,会使刹车片之间只产生打滑,而没有产生作用力。2.刹车片卷取摩擦装置受克重影响,当达到一定克重之后,刹车片之间的摩擦系数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刹车片与刹车片之间会失去效果,使刹车性能降低,织出的胚布会产生痕迹,布在定型、染整时,会有一条明显的折痕,严重影响布的质量。3.刹车片卷取摩擦装置中有单向离合器,单向离合器上有棘轮,棘轮内置弹簧片、棘爪、挡块;棘爪前方设有挡块,限制棘轮141只能顺时针方向转动;然而这种控制方法,当离合器处于空挡时,刹车片会后退,从而严重影响布的质量。4.刹车片卷取摩擦装置使用时间为半年到一年左右,卷取摩擦装置的维护频繁、维修成本高而且。5.卷取摩擦装置中的刹车片需要到一定转速下才能运转,所以使用范围狭隘。正由于上述缺点,发明一种新型的织机卷取摩擦装置非常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刹车片控制离合器的维护成本高、运转不可控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卷取摩擦装置,使得在加工产品时,装置运转不会出现停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高效卷取摩擦装置,包括主轴,主轴上依次设有第一内齿轮、第一弹簧、第一耐磨片、第二弹簧、第二内齿轮、第三弹簧、第二耐磨片、圆盘,第一耐磨片一端与第一弹簧大直径端连接,第一耐磨片另一端与第二弹簧大直径端连接,第二耐磨片一端与第三弹簧大直径端连接;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三弹簧为蝶型弹簧,蝶形弹簧材料为60Si2MnA。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内齿轮与第一弹簧小直径端连接;第二内齿轮一端与第二弹簧小直径端连接,第二内齿轮另一端与第三弹簧小直径端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耐磨片与连杆一端固定连接,连杆另一端与第一耐磨片间隙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的主轴上有连接齿,第一耐磨片、第二耐磨片通过连接齿连接在主轴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齿为梅花齿,连接齿齿数为3-9个。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内齿轮被螺母固定在主轴上,螺母与第一内齿轮之间有垫片。垫片增加了螺母与第一内齿轮的接触面积,防止螺母与第一内齿轮连接松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单体链轮使布在定型、染整时不会出现折痕,生产的胚布质量高;使用蝶形弹簧,可以满足不同布种、不同克重的织布;同时弹簧使用时间长,维护成本低,同时,弹簧对使用的环境要求不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效卷取摩擦装置结构图。
图2是主轴主视图。
图3是主轴剖视图。
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主轴、1011-齿、2-第一螺母、3-第二螺母、4-垫片、5-第一内齿轮、6-第一弹簧、7-连杆、8-第一耐磨片、9-第二弹簧、10-第二内齿轮、11-第三弹簧、12-第二耐磨片、13-圆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高效卷取摩擦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主轴1,主轴1上依次设有第一内齿轮5、第一弹簧6、第一耐磨片8、第二弹簧9、第二内齿轮10、第三弹簧11、第二耐磨片12、圆盘13,第一耐磨片8一端与第一弹簧6大直径端连接,第一耐磨片8另一端与第二弹簧9大直径端连接;第二耐磨片12一端与第三弹簧11大直径端连接;第一弹簧6、第二弹簧9、第三弹簧11为蝶型弹簧,蝶形弹簧材料为60Si2MnA。
第一内齿轮5与第一弹簧6小直径端连接;第二内齿轮10一端与第二弹簧9小直径端连接,第二内齿轮10另一端与第三弹簧11小直径端连接。第二耐磨片12与连杆7一端固定连接,连杆7另一端与第一耐磨片8间隙配合。主轴1上有连接齿1011,第一耐磨片8、第二耐磨片12通过连接齿1011连接在主轴1上。连接齿1011为梅花齿,连接齿1011齿数为3-9个。第一内齿轮5被螺母固定在主轴1上,螺母与第一内齿轮5之间有垫片4。垫片4增加了螺母与第一内齿轮的接触面积,防止螺母与第一内齿轮连接松动。螺母包括第一螺母2、第二螺母3;第一螺母2在第二螺母3外侧;第一螺母2、第二螺母3与主轴1螺纹连接。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引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引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65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