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引法无氧铜杆连铸“T”型熔炉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6081.X | 申请日: | 2013-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5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杰;刘嘉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又悦(苏州)电子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4 | 分类号: | B22D11/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汪青 |
地址: | 21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引法无氧铜杆连铸 熔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熔化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引法无氧铜杆连铸“T”型熔炉。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上引法无氧铜杆连铸熔炉由一个熔化炉和一个保温炉组成,在熔化炉和保温炉之间开设通道将熔化炉和保温炉连成一个整体呈“一”字形,这种结构的熔炉存在单位时间内铜材的熔化效率低、无氧铜杆的产量低以及无氧铜杆的质量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的问题。因为熔化炉的空间受到限制,影响铜材的熔化量及铜液的流速,进而影响铜杆的产量。另一方面,一旦熔化炉和保温炉中任一炉出现问题,需关闭整个机组然后进行检修,或者铜材质量出现问题,也需关闭整个机组进行处理,若不能及时处理则会影响铜杆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上引法无氧铜杆连铸“T”型熔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上引法无氧铜杆连铸“T”型熔炉,包括炉架、设置在所述炉架上的炉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炉体上的铜杆牵引装置,所述炉体包括依次排列的熔化炉和保温炉,所述熔化炉包括熔化区、设置在所述熔化区下方的熔池以及与所述熔池相配合的用于对所述熔池内的铜材熔化的第一工频感应加热装置,所述保温炉包括保温区、设置在所述保温区下方的保温池以及与所述保温池相配合的用于确保所述保温池内的铜液始终处于液态的第二工频感应加热装置,所述熔化区和所述保温区之间设置有耐火墙,所述耐火墙上在铜液液面以下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熔化区和所述保温区相连通的通道,所述通道上设置有用于堵塞所述通道的塞棒,在所述耐火墙上沿其纵向方向且对应所述通道的位置开设有与所述塞棒相配合的塞棒孔,所述塞棒具有二个工作位置,当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塞棒插入所述塞棒孔且所述塞棒的底部与所述塞棒孔相抵触,所述塞棒堵塞所述通道,铜液被所述塞棒堵塞在所述熔化区内,不能流入所述保温区,此时所述塞棒处于工作状态;当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塞棒脱离所述通道,所述熔化区和所述保温区通过所述通道相连通,铜液从所述熔化区通过所述通道流入所述保温区,此时所述塞棒处于非工作状态,所述熔炉还包括用于使所述塞棒处于工作状态的压力机构,所述压力机构只要能满足将所述塞棒压入所述塞棒孔且所述塞棒的底部与所述塞棒孔相抵触以达到堵塞所述通道而阻止铜液流通的压力机构均可,例如可以选择压力机作为所述压力机构。
优选地,所述熔化炉的相对二侧分别设置一个所述保温炉,所述熔化炉和每个所述保温炉之间分别开设一个所述通道。
具体地,每个所述通道相应地配置一个所述塞棒及与所述塞棒相配合的所述塞棒孔。
优选地,所述熔化炉是“T”型熔化炉。
优选地,所述塞棒的材质选自碳化硅或石墨。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采用“T”型熔炉来生产无氧铜杆,充分利用熔炉空间,增大了熔炉的容积、熔铜量以及贮铜液量,铜液的流速得到提升,有效的增加了无氧铜杆的产量。塞棒的设置,使得熔化炉和保温炉即可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又可以是两个独立的分体,方便了熔炉的检修工作、提升了无氧铜杆的质量。压力机构的设置方便了对塞棒的操作,根据需要开启压力机构使得塞棒处于工作状态,或关闭压力机构让塞棒处于非工作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炉体的俯视平面示意图(上盖、塞棒均未显示);
图2为图1中A-A向的纵剖视图(塞棒处于非工作状态);
图3为图1中B-B向的纵剖视图;
其中:1、炉架;2、熔化炉;21、熔化区;22、熔池;23、第一工频感应加热装置;3、保温炉;31、保温区;32、保温池;33、第二工频感应加热装置;4、铜材;5、耐火墙;6、通道;7、塞棒;8、塞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引法无氧铜杆连铸“T”型熔炉,该熔炉包括炉架1、设置在炉架1上的炉体以及设置在炉体上的铜杆牵引装置,炉体包括依次排列的熔化炉2和保温炉3,铜杆牵引装置直接设置在保温炉3上(附图中未显示铜杆牵引装置)。
熔化炉2包括熔化区21、设置在熔化区21下方的熔池22以及与熔池22相配合的用于对熔池22内的铜材熔化的第一工频感应加热装置23。熔化炉2是“T”型熔化炉,如附图1-3所示,熔化区21呈“T”型,“T”型熔化区21下方由三个熔池22组成,三个熔池22呈“T”型排列,相应的每个熔池22配置一个第一工频感应加热装置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又悦(苏州)电子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东又悦(苏州)电子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60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用环保节水装置
- 下一篇:化学制药废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