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感镇流器照明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5337.5 | 申请日: | 2013-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9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韦初安;韦琼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初安;韦琼山 |
主分类号: | H05B41/14 | 分类号: | H05B4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711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感 镇流器 照明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电路,特别涉及一种日光灯及节能灯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照明耗电量大,污染严重。因此绿色照明将是我国未来的照明市场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发展节能环保的高效照明材料势在必行。传统的照明电路,有电感镇流器电路或电子镇流器电路,所述的电感镇流器生产工艺简单,照明亮度好,但启动较慢,发热量大;电子镇流器体积小,重量轻,启动快,但结构复杂,照明亮度不足,使灯管容易老化等,还有的质量不稳定、以及有的产品质量较差等因素,使大多数用户对电子镇流器总体质量的印象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目前电感镇流器电路和电子镇流器存在的灯光较暗以及寿命短,容易损坏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成本低、日光灯亮度高,使用寿命长的电感镇流器照明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电感镇流器照明电路,包括开关、保险、电感镇流器、照明灯和启辉器,电源经过开关和保险接到电感镇流器,再接照明灯,所述的照明灯是日光灯或节能灯,电感镇流器的一端接日光灯或节能灯灯丝的一侧,日光灯或节能灯灯丝的另一侧接零线,启辉器串联接在日光灯或节能灯灯丝的另一侧。
所述的电感镇流器是并联的双电感镇流器,或者是单个的电感镇流器。
所述的镇流器采用带铁芯的线圈,电感量相当于传统镇流器电感量的1/3-1/2,体积和重量可以减轻一半以上。
以上所述的一个并联的电感镇流器接一个日光灯或节能灯,也可以是单个的电感镇流器接单个的日光灯或节能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电感镇流器照明电路能够克服现有的电感镇流器电路的启动较慢,发热量大或电子镇流器电路的结构复杂,照明亮度不足,使灯管容易老化的问题。
2.耗能低、无电磁干扰,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双电感镇流器并联的日光灯电路图。
图2为采用双电感镇流器并联的节能灯电路图。
图3为单个的电感镇流器与节能灯连接后再并联的电路图。
图中序号对应的部件名称:1、开关,2、保险,3、电感镇流器线圈L1,5、日光灯,6、启辉器,7、电感镇流器线圈L2,8、节能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双电感镇流器并联的日光灯电路,包括开关1、保险2、并联的电感镇流器L1 3和L2 7,日光灯5、启辉器6,所述的电感镇流器为并联的双电感镇流器,市电的相线经过开关1、保险2后接到并联的电感镇流器L1、L2的一端,并联的双电感镇流器L1、L2另一端接日光灯5灯管灯丝的一端,日光灯管灯丝的另一端接零线,启辉器6串联接在日光灯5灯丝上。
如图2所示,采用双电感镇流器并联的节能灯电路,包括开关1、保险2、并联的电感镇流器L1 3和L2 7,节能灯8、启辉器6,所述的电感镇流器为并联的双电感镇流器,市电的相线经过开关1、保险2后接到并联的镇流器L1、L2的一端,并联的双电感镇流器L1、L2另一端接节能灯8灯管灯丝的一端,节能灯8灯丝的另一端接零线,启辉器6串联接在节能灯8灯丝上。
如图3所示,采用单个的电感镇流器与节能灯连接后再并联的电路图,包括开关1、保险2、电感镇流器线圈L1和节能灯8,市电的相线L经过开关1、保险2后接到并联的镇流器L1的一端,再接节能灯8灯管灯丝的一端,节能灯8灯丝的另一端接零线,启辉器6串联接在节能灯8灯丝上;另一组电感镇流器线圈L2也是接节能灯8灯管灯丝的一端,节能灯8灯丝的另一端接零线,启辉器6串联接在节能灯8灯丝上。
目前节能型电感镇流器将以其独特的特点占据市场。目前市场上的镇流器产品还不能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由于中国目前普遍的消费水平仍然处于中低档,用户选择产品的标准大多是价格适中、质量适中,在积极推广电子镇流器的同时,还需一种大众化的、符合中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的新的节能产品。因此,开发本实用新型的电感镇流器照明电路能够符合制造工艺简单、耗能低、无电磁干扰,使用寿命长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初安;韦琼山,未经韦初安;韦琼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53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