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检机X线泄漏防护罩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4688.4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8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哈达;乌尔切夫;舒妮;乌日娜;萨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达 |
主分类号: | G21F3/00 | 分类号: | G21F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10 内蒙古自治区呼***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检 泄漏 防护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检机X线泄漏防护罩,属于X线安检机的配套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地铁、车站、码头、机场、机关等需要安全检查的场合都设有X射线安检机,其不足之一是,目前的X射线安检机为防止X射线泄漏在进物口和出物口处都设置了铅帘。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地铁、车站、码头、机场等场合安检物品流量大,行李放到安检机上通过安检时,进出物口处铅防护帘经常处于一种开放或半开放状态,易造成X射线泄漏,有的旅客为了赶时间急于取出自己的行李,将手直接伸到铅帘开放或半开放状态下的X射线泄漏区域拿取行李,甚至个别旅客直接将手伸到防护帘内拿取行李,这种行为直接给旅客造成X射线的辐射伤害。更为值得关注的是长期近距离站在安检机进物口和出物口旁边的工作人员,不可避免的受到X射线的辐射伤害。
其不足之二是,旅客在安检机进出物口处放置和拿取行李时,由于人多拥挤,给窃贼可乘之机易造成行李或物品被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安检机X线泄漏防护罩。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安检机X线泄漏防护罩,其包括安装在安检机进、出口两端的防护罩主体,所述防护罩主体的内侧端口密闭的安装在所述安检机进、出口的端口上,所述防护罩主体采用铅玻璃制成;
所述防护罩主体包括两侧的两块侧板和顶部的防护盖,两块所述侧板分别竖直安装在所述安检机的输送带两侧,所述防护盖密闭的安装在所述两块所述侧板的顶部。
所述防护盖一侧边端密封活动安装在一块所述侧板的顶端,所述防护盖另一侧边端密封压在另一块所述侧板的顶端。
两块所述侧板和所述防护盖整体成方形、或桶状、或拱形的任意一种。
所述防护罩主体还包括防护底板,在所述输送带下方设有所述防护底板,所述防护底板与两块所述侧板密封连接。
两块所述侧板、所述防护盖和所述防护底板整体呈方形、或桶状、或拱形的任意一种。
所述防护底板采用铅玻璃或铅板制成。
在所述侧板的中部顶端设有铅帘支架,所述铅帘支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块所述侧板顶部,在所述铅帘支架上悬挂有铅帘。
在所述防护罩主体外侧端口的所述侧板顶端设有铅帘支架,所述铅帘支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块所述侧板顶部,在所述铅帘支架上悬挂有铅帘。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结构简单,便于维护,防护盖可活动打开,便于清洁,可防止X射线泄漏,能强制性的防止旅客将手伸到X射线 泄漏区域拿取行李,可有效地避免旅客和工作人员受到X射线的辐射伤害;旅客将自己的行李和物品放入透明的防护罩进物口后待行李和物品输送安全距离后在到另一端防护罩出物口处拿取自己的物品,这样旅客对自己行李和物品有一段足够的观察距离,使自己的行李和物品保持在自己观察视野内,旅客心里有安全和踏实感,避免造成拥挤,防止误拿和被盗。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方形防护罩主体的整体示意图。
图3为桶状防护罩主体的整体示意图。
图4为拱形防护罩主体的整体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的整体示意图。
图6为带有防护底板的方形防护罩主体的整体示意图。
图7为带有防护底板的桶状防护罩主体的整体示意图。
图8为带有防护底板的拱形防护罩主体的整体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3的整体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4的整体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4的防护罩主体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5的整体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6的整体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6的防护罩主体示意图。
安检机1、防护罩主体2、侧板3、防护盖4、输送带5、铅帘支 架6、铅帘7、防护底板8。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安检机X线泄漏防护罩,其包括安装在安检机1进、出口两端的防护罩主体2,防护罩主体2的内侧端口密闭的安装在安检机1进、出口的端口上,防护罩主体2采用铅玻璃制成;防护罩主体2包括两侧的两块侧板3和顶部的防护盖4,两块侧板3分别竖直安装在安检机1的输送带5两侧,防护盖4密闭的安装在两块侧板3的顶部;两块侧板3和防护盖4整体成方形,或如图3所示,两块侧板3和防护盖4整体成桶状;或如图4所示,两块侧板3和防护盖4整体成拱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达,未经哈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46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