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塑机测试用模具及注塑机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4551.9 | 申请日: | 2013-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7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史天瑜;吴章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67 | 分类号: | B29C45/67;B29C45/26;G01M13/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 代理人: | 徐良江 |
地址: | 31582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测试 模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的测试用具,还涉及一种注塑机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机合模机构的工作是一个往复、交变受力的过程,拉杆是合模挠度的最大承担者,对合模机构的刚度有着重大影响,疲劳寿命和可靠性作为拉杆最重要的性能一直是塑机界和用户的关注热点。拉杆的使用性能因涉及的因素多加上疲劳寿命理论、失效机理等基础性研究仍需完善,所以进行疲劳寿命测试无疑成为评定这项指标的唯一有效途径。现有注塑机测试装置在测试过程中用标准块这种低载荷、非破坏的常规试验方法,费时、低效而且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差,所以必须模拟出各种极端工况,做破坏性测试,其中突出的一项就是设计一种跟真实模具一样有胀模效果的模具来,加强拉杆的形变,更快地评估出其疲劳性能和使用寿命。因受拉杆内间距和模厚限制,普通的增压油缸很难实现预定功能,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注塑机测试用模具及其相应的注塑机测试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注塑机测试用模具,使其能用于注塑机的测试装置中。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注塑机测试装置,使其能更好地测试出合模机构的性能,特别是模板和拉杆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注塑机测试用模具,包括模具主体,模具主体内二侧分别设置小油腔和大油腔,大油腔内设置推模油缸,小油腔内设置顶杆油缸,顶杆油缸的顶杆活塞与螺杆头部对接,推模油缸与顶杆油缸由通道相连通并与进油通道相连,进油通道上设置单向阀。
上述顶杆活塞与螺杆头部两者轴线重合,这样施力均匀。
上述推模油缸有数个,这样既可以使推模油缸的推模活塞的推力更均匀,即对注塑机二板的推力更均匀,也可以变化各个推模油缸的油腔面积,使其产生不同的推模活塞的推力,而使推力更不均匀,以模拟各种注塑机的不同工况或极端工况。
由于注塑机的注射用的油缸比顶杆油腔的面积大,因此利用注塑机中注射用两个大油缸和模具上的一个顶杆油腔的面积差,以一根特殊螺杆为力传递和控制中介,把注射力传递给模具上顶杆活塞,用顶杆活塞压缩封闭模腔内的液压油从而产生超高压油液,超高压油作用推模活塞后反顶二板,可以产生很大的力。
为保护二板,在上述注塑机测试用模具紧贴二板的一面增加辅助模板。
上述辅助模板上附带多个磁力吸盘,通过多个磁力吸盘对模具的磁力吸引而模拟注塑成型完毕后制品对模具的附着力,从而更加符合注塑实际。
还提供了一种注塑机测试装置,包括注射机构的模具和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为上述注塑机测试用模具,所述螺杆与注塑机测试用模具的顶杆活塞相连,注塑机测试用模具的进油通道与注塑机原有油液系统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注塑机测试用模具利用注塑机注射螺杆为力传递和控制中介,把注射力传递给模具上顶杆活塞,用顶杆活塞压缩封闭模腔内的液压油从而产生超高压油,超高压油作用到推模活塞后反顶注塑机二板,作用力可根据需要放大或偏载,作用力变化范围大且可控,因此可以模拟极端条件下注塑机合模机构的实际运行情况,能准确方便测试出拉杆的性能。
根据现有注塑机的注射装置和该测试用模具,可以十分方便地改装成注塑机的测试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注塑机测试用模具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D-D剖视图。
图4是图1的C-C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磁力吸盘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注塑机测试用模具的增压原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注塑机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注塑机测试用模具,包括模腔主体1、推模活塞2、顶杆活塞3、顶杆活塞盖4、推模活塞盖5、耐高压密封件6、导向带7、单向阀8。
推模活塞 2置于模腔主体1一侧,并由推模活塞盖5固定,形成推模油缸。
顶杆活塞 4置于模腔主体1另一侧,并由顶杆活塞盖4固定,形成顶杆油缸。
推模油缸无杆腔与顶杆油缸无杆腔连通,推模油缸无杆腔由耐高压单向阀8进油并控油。
推模活塞的油缸面积大于顶杆油缸的油缸面积,根据压力提升需要,可以确定油缸面积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45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门的紧急开启装置
- 下一篇:防静电人造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