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炉窑整体式煤气发生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3787.0 | 申请日: | 2013-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2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昌;李守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东昌 |
主分类号: | F23B90/06 | 分类号: | F23B90/06;F23L1/00;F23L7/00;F23N5/00;C10J3/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600 山东省临沂市莒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体 煤气 发生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窑整体式燃煤加热装置,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省力,炉温均匀、可控的突出特点,是铸造、锻压等行业物件加热的先进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燃火炉采用传统反射式燃火炉,其效率相当低下,人力物力浪费严重,造成投资大,维修成本高,燃料利用率只有50%-60%,并造成厂区及周边环境污染,烟尘扩散,影响健康。这种炉窑一般都是开炉门加煤,有时干脆不堵门,火舌四窜,热能损耗大,炉工在烟熏火燎中工作,劳累流汗是必然的,且温度不好控制,加火量不好掌握,工作完毕,余火太多这样又会造成浪费、炉渣清理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炉窑整体式煤气发生加热装置,用以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改进实现的。它包括炉膛、窖室、双层金属管道、第一金属管道、第二金属管道、加煤斗、电机、加煤机、台车、风机、窖室排气管道、炉膛保温层、窖室保温层、蒸汽管、送风管道、窑室排气通道及水罐组成,其特征是该加热装置设有窖室,炉膛通过双层金属管道与窖室连接,风机直接与送风管道连接,送风管道环绕窑室排气通道一圈,与第二金属管道是连在一起的,并利用阀门分配管内的风,送风管道将冷风排进第二金属管道,第二金属管道一端与炉膛底部连接,第一金属管道一端与第二金属管道连接,一端与双层金属管道连接,水罐内的水经过底部加热形成的水蒸气经过蒸汽管道进入第二金属管道,与第二金属管道内的热风混合,进入炉膛底部。
电路控制系统由时间继电器和温控装置组成,由时间继电器按要求控制电机运转来控制加煤机送煤量,由温控装置控制风机,按温启动,相互配合,达到实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自控加火机送火,操作工人只需在需要加料时加料将火送入炉室,不需打开炉门,没有跑火现象,司炉舒适。通过调节送火量多少和送风量大小控制火势大小,准确把握升温过程的快慢及温度高低。利用排气通道余温回收,将风机空气加温提高热效率,使助燃空气在600度的热风助燃,使燃料充分燃烧,降低排气温度及烟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根据图1所示,1是炉膛、2是窖室、3是双层金属管道、4是第一金属管道、5是第二金属管道、6是加煤斗、7是电机、8是加煤机、9是台车、10是风机、11是窖室排气管道、12是炉膛保温层、13是窖室保温层、14是蒸汽管、15是送风管道,16是窑室排气通道,17是水罐。其特征是该加热装置设有窖室2,炉膛1通过双层金属管道3与窖室2连接,风机10直接与送风管道15连接(送风管道15环绕窑室排气通道16一圈,与第二金属管道5是连在一起的,并利用阀门分配管内的风)。将煤块或煤粉加入加煤斗6,启动电机7,通过加煤机8由加煤斗底部进入炉堂1,点燃,配合风机10调节送风量,使燃料在低氧环境中气化,此法改善了传统反射炉打开炉门加煤方式所造成的热量浪费、环境污染及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启动风机10,风机10吹出的冷风通过送风管道15进入窑室排气通道16,被窑室排气通道16内的余温加热后,加热的热空气分别进入第一金属管道4和第二金属管道5。第一金属管道4内的热风通过煤气通道的双层金属管道3的外层管道进入窑室2给煤气助燃。水罐17内的水经过底部加热形成的水蒸气经过蒸汽管道14进入第二金属管道5,与第二金属管道5内的热风混合,进入炉膛1底部,点燃煤炭,使煤炭气化,形成煤气,煤气经煤气出口进入双层金属管道3送入窑室2,点燃之后,调节送风量,使煤气充分燃烧,达到升温要求,最高温度可达1100度左右,加热需要被加热物件,完成加热保温过程。气化后的煤气有一定温度,在双层金属管道3内层通过,使管道内的空气升温。电路控制系统由时间继电器和温控装置组成,由时间继电器按要求控制电机7运转来控制加煤机8送煤量,由温控装置控制风机10,按温启动,相互配合,达到实用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东昌,未经李东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37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表水地源热泵冷却水系统换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尾气管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