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紧凑型硬质管子捆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3187.4 | 申请日: | 2013-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8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朱霞;陈俊斌;姚晓玲;赵萍;马武彪;杜玉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B27/10 | 分类号: | B65B27/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131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紧凑型 硬质 管子 捆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管子储存、搬运装卸、运输和使用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野战钢质输油管线的机械化跃升,提高野战管线的快速铺设能力,需要将野战输油管线集装成束,适应机械化作业的要求。
为了解决管线的快速铺设问题,现有技术是采用定型装备2004-100/150硬质管线布管车来实现,一车6米长的DN100钢管有150根(10层,每层15根),重达6.3吨(每根42kg)。如果不进行管子集束,管子只能一根一根地靠人力搬运到布管车上,不仅劳动强度大,更不适应快速铺设要求。
另外,这些在平时的储存中,如果不集束,则储存中通常采用单管十字交叉堆垛存放,管子长期受单向点接触重力影响容易变形。为防止管子变形,要定期对管子进行倒垛处理,单管堆垛的管子在倒垛过程中只能使用人力,费时费力。
现有的DN100钢管集束后的宽度为2370mm,能实现机械化布管,但引出一个运输问题,现在的普通运输车车厢内宽度约2300mm且长度不低于6000mm。而现有技术采用的定型装备2004-100/150硬质管线布管车的尺寸和结构使得被集束钢管的底面投影尺寸已达6000mm 2206mm,且布管子车的结构使得捆扎装置只能放置于与钢管轴线垂直的平面内。普通运输车车厢内部长度超过6000mm的很多,但是其车厢内宽度通常只有2300mm,因此捆扎装置的总宽度必须在2300mm以下,这样留给设计者的操作空间只有94mm,同时还必须保证强度和使用的方便。这对捆扎装置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针对现有捆扎装置存在的不能同时与布管车和普通运输车匹配、定位精度不足、接触处有变形、需多人操作、附件散乱等问题,提供一种度最小化的紧凑型硬质管子捆扎装置,减小其宽度,使其在与布管车匹配的同时还可以与普通运输车匹配,定位精度高,压力均匀分布从而避免管子受压变形,单人即可操作,附件设施齐全,形成一个整体;并且与现有捆扎装置一样,能提高装卸搬运效率,不用倒垛,省时省力,可机械化作业,也可人工操作。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紧凑型硬质管子捆扎装置由上梁、下梁、定位隔管、紧固部件和附件设施等组成。对上梁、下梁和紧固部件进行结构和尺寸的优化设计,使捆扎装置的宽度控制在2288mm以内,比普通运输车的车厢内部宽度2300mm小12mm,如对DN100钢管,按照本专利设计的集束器宽度为2288mm,比现有集束器宽度2370mm要小82mm。在整束钢管吊入时只需要打开车厢侧板、运输前再合上即可,保证了运输的安全性,同时,钢管的排列与2004-100/150硬质野战管线布管车完全匹配,保证了机械化布管和撤收的实现。附件设施置于下梁内,配置齐全,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管子捆扎装置的上梁和下梁各有两根,分别在管子的顶面和底面的水平方向相互平行布置,下梁从底部支撑承载整束管子,上梁从顶部压住被集束的最上层管子,一根上梁和一根下梁上下平行放置;在所述下梁上表面沿梁的长度方向均匀等间距分布支撑管子的管位槽,同样在上梁下表面沿梁的长度方向也以同样的间距均匀分布压住管子的管位槽;所述定位隔管位于两层管子之间,分隔定位各层被集束管子,每层定位隔管平行布置两根,在所述每根定位隔管的上下表面沿隔管的长度方向均匀间距分布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之间的间距与上梁和下梁上的管位槽的间距一致;集束后的管子的间距与2004-100/150硬质管线布管车的要求一致,使得集束后的整束管子可以直接吊装到布管车上。
所述上梁和下梁的管位槽以及定位隔管上的定位槽是在梁或管上开出的弧形槽口上焊接弧形板而形成,所述弧形板的弧度为120°。在所述管位槽和定位槽中装有防滑垫。所述上梁和下梁最好采用工字梁,定位隔管最好采用方管。定位隔管上冲压成弧度120°的定位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31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贴标机
- 下一篇:一种铜管缠绕机上用的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