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超声导波检测的接地网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2930.4 | 申请日: | 2013-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2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姜一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R4/66 | 分类号: | H01R4/66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薛玲;肖明洲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超声 导波 检测 接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损检测和高电压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超声导波检测的接地网。
背景技术
接地网是确保电气设备和人身安全的重要设施。由于接地网的导体埋设在地下,常因土壤多年的腐蚀而使性能变坏,接地网检测一直以来都是高电压领域研究的一个重大难题,目前的方法都很难满足检测要求。超声导波技术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已经在无损领域中引起了广泛关注,但目前的接地网结构没有检测接口,因此还不适合于用超声导波进行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超声导波检测的接地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超声导波检测的接地网,包括接地网本体、检测沟;检测沟位于接地网本体的四周,接地网本体中每根接地体的两端均伸入检测沟中,检测沟上方设置有沟盖。
所述检测沟的深度不低于接地网本体埋设深度以下的0.5米,其宽度不小于
1米。
所述检测沟的沟盖为水泥盖;检测沟的内壁和沟底为水泥混泥土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本来无法用超声导波进行检测的传统地网有了一个检测接口,便于对接地网进行检测,相关技术及维护人员可以打开水泥盖进入检测沟通过伸出至接地沟的接地体对整个接地网进行检测,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其中,1—土壤,2—水泥盖,3—检测沟,4—接地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接地网本体、检测沟3;检测沟3位于接地网本体的四周,接地网本体中每根接地体4的两端均伸入检测沟中,接地体的伸出部分为在现有接地网接地体的基础上将每一根接地体延长,伸至检测沟,为了便于超声导波检测伸出长度不少于0.5米;检测沟上方设置有水泥盖2;检测沟的深度不低于接地网本体埋设深度以下的0.5米,其宽度不小于1米,长度等于接地网本体的边长,检测沟的内壁和沟底由水泥混泥土砌筑。
水泥盖用于在非检测状态时将检测沟封闭,当需要检测地网时可将水泥盖打开;水泥盖具有防水功能,可防止雨水进入检测沟,发生漏电事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29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