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件三维激光打印成形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1544.3 | 申请日: | 2013-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7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单忠德;刘丰;徐先宜;张振;庄百亮;王江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江苏分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B22F3/115 | 分类号: | B22F3/1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件 三维 激光 打印 成形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件三维激光打印成形设备,尤其涉及对复杂金属零件的快速高精度制造和修复。
背景技术
早期的3D打印工艺一般以光敏树脂、尼龙、石蜡、纸箔等有机材料为主要原料,所制造的零件虽可用作产品原型和低负载构件,但无法满足制造业对零件机械性能的较高要求。金属零件激光三维打印技术技术特色鲜明、成形效率高,除了对航空、航天、汽车、国防装备等领域内的高精度复杂零件的快速制造及修复之外,该技术在快速模具制造、梯度功能材料设计与开发、薄壁零件制造等领域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为传统铸造、锻压甚至机械加工等方法难以加工的高加工硬化率金属、难熔金属、金属间化合物等材料的成形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设备,并使加工时间和成本显著降低,缩短新产品的研发周期,顺应了现代制造业快速化、个性化、柔性化发展需求。但是,传统的金属件激光三维打印技术多使用体积较大的二氧化碳激光器,采用工作台三维运动的形式来实现,这种设备体积庞大,对于复杂金属零件成形困难,并且需要打印支撑材料作为辅助,成形过程复杂。
发明内容
为了突破传统金属件激光三维打印技术成型过程中需要支撑材料,难以实现复杂金属零件的三维打印直接成形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件三维打印成形设备,可以进行纵向、斜面以及横向打印,在无支撑材料辅助下直接成形复杂精密金属零件。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利用送粉装置将金属粉末传送至粉末喷头处,粉末喷头由同轴的倒锥形送粉通道、保护气通道、激光通道以及水冷通道组成,粉末在气流的带动下喷射出并汇聚一点,通过激光束对该汇聚点进行加热熔融,实现金属的液化并沉积到基体表面。通过逐层的熔融沉积,最终得到三维的金属零件。本设备由五轴运动系统、激光器、送粉装置和粉末喷头组成,其采用光纤激光器做使能装置,粉末喷头和激光器同轴集成,并直接安装在五轴运动系统的执行端。激光器安装在五轴联动的运动系统中,可以实现粉末喷头和激光器的多角度和多方向打印,实现侧向和斜向打印,打印过程中无需支撑材料,可以直接成形复杂零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光纤激光器和粉末喷头同轴设计,并直接安装在五轴运动执行端,可以控制激光束和粉末喷头的角度和运动方向,在无支撑材料辅助下直接三维打印出复杂、精密、性能良好的金属零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机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运动和执行端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的激光器与粉末喷头同轴机构。
图中1.设备外罩 ,2.送粉装置,3.控制系统 ,4.五轴运动机构,5.激光器和粉末喷头同轴机构,6.打印平台 ,7.Z轴运动机构 ,8.X轴运动机构,9.Y轴运动机构,10.旋转运动机构,11.摆动机构,12.光纤激光器,13.粉末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金属件三维激光打印成形的设备由设备外罩(1)、送粉装置(2)、控制系统(3)、五轴运动机构(4)、激光器和粉末喷头同轴机构(5)以及打印平台(6)组成。金属粉末材料装入送粉装置(2)中,粉末经送粉装置传送到激光器和粉末喷头同轴机构(5),激光器和粉末喷头同轴机构(5)在五轴运动机构(4)的驱动下同步运动,粉末经过粉末喷头喷射到基体表面并聚焦,在激光能量下熔融沉积在基体表面。
在图2中,由Z轴运动机构(7)、X轴运动机构(8)和Y轴运动机构(9)可以实现执行端进行水平和竖直方向的运动,通过旋转运动机构(10)的旋转和摆动机构(11)将粉末喷头摆动可改变粉末喷头的角度和方向。从而实现粉末喷头的多角度倾斜,进而可进行横向打印和斜面打印。
在图3中,光纤激光器(12)和粉末喷头(13)同轴安装,光纤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经过粉末喷头的中心轴透射出去,与喷头喷射出的金属粉末聚焦点重合,从而熔融金属粉末。
以上是对一种金属件三维激光打印成形设备的具体说明,本发明针对复杂的精密金属件的三维打印成形有极大的优势,可快速得到高性能的金属件,具有重大的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江苏分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未经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江苏分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15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