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滚动式电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1412.0 | 申请日: | 2013-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0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龙;周岩;昌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营口)新材料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9/00 | 分类号: | B21C9/00;B21C1/02 |
代理公司: | 沈阳世纪蓝海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32 | 代理人: | 黄玉杰 |
地址: | 115003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动式 电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棒线材加工装置,尤其是一种适用于丝材电塑性拉拔成形的滚动式电极装置。
背景技术
电塑性加工是一种新型的金属塑性加工技术,可有效降低材料变形抗力,提高材料性能。电塑性加工过程中需要将高能脉冲电流引入被加工金属材料,当材料暴露在空气中并与电极接触不良时将会产生打火现象。对于丝材加工来说,一些可以用拉拔油润滑的丝材,一般的做法是将电极、模具及丝材一同浸入拉拔油中,从而隔绝了空气进入解决打火问题。但对于那些拉拔变形必须使用固体润滑剂的金属材料,由于丝材和电极暴露在空气中,当由于接触不良使丝材与电极之间产生缝隙时,脉冲电压将缝隙中的空气击穿,局部发生瞬间放电,导致产生打火现象。为了解决丝材与电极暴露在空气中的打火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将电极设计成压块来压紧丝材,以滑动摩擦的方式与丝材接触。
在专利号为200820227789.4,发明名称为“电塑性拔丝用加电装置”中国专利中所描述的加电装置为:一侧电极与拉丝模具相连接,另一侧电极通过导向板与压块固定连接。通过滑动摩擦的方式与丝材接触,并引入高能脉冲电流。这种加电方式避免了模具一端由丝材减径而造成的电极与丝材的接触不良,另一端仍然以压紧的方式接触丝材。这种设计解决了一些直径较细、强度较低、较容易弯曲丝材的打火问题,但对于一些强度较高、直径较粗的丝材,由于丝材抗弯强度高,压块并不能实现良好压紧,打火仍时有发生。同时由于电极与丝材之间为滑动摩擦的接触方式,容易造成丝材表面划伤和电极严重磨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电塑性拉拔过程中材料与丝材之间的打火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滚动式电极装置。
解决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滚动式电极装置,由绝缘辊芯、滚动轴承、导电辊套、绝缘挡板、L型滑块、接线端子组成,其导电辊套为弧形; L型滑块和接线端子固定在绝缘辊芯上;导电辊套套在滚动轴承外部,其边缘与L型滑块接触;L型滑块与接线端子相接触,并通过接线端子与外部工作电源连接;L型滑块与滚动轴承之间设有绝缘挡板。L型滑块与导电辊套的抛光面接触,接触处表面层有导电石墨。该电极装置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拉丝设备的模盒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拆卸,电极与丝材之间以滚动接触代替传统的滑动接触,不仅能彻底解决电塑性拉拔过程中的打火问题,同时也能保护丝材,避免表面划伤,并延长了电极的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所示:固定支架1、绝缘辊芯2、滚动轴承3、导电辊套4、绝缘挡板5、L型滑块6、接线端子7、拉丝模具8、丝材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在电塑性拉拔过程中在丝材上引入脉冲电流的滚动式电极装置,具体包括:固定支架1、绝缘辊芯2、滚动轴承3、导电辊套4、绝缘挡板5、L型滑块6、接线端子7、拉丝模具8、丝材9,该电极装置由绝缘辊芯2、滚动轴承3、导电辊套4、绝缘挡板5、L型滑块6、接线端子7组成。
L型滑块6及接线端子7都固定在绝缘辊芯2上,导电辊套4套在滚动轴承3外部,其边缘以滑动摩擦的方式与L型滑块6接触,L型滑块6与接线端子7相接触,通过接线端子7与外部工作电源连接从而引入脉冲电流。L型滑块6与滚动轴承3之间配有绝缘挡板5,保证了轴承不带电,不烧损,保护了轴承的正常工作。整套滚动式电极装置通过固定支架1固定在拉丝设备的模盒上。
图中所示,L型滑块6接触导电辊套4部分横截面积应较大,保证电流分散的流入导电辊套4,L型滑6与辊套4接触面经过抛光处理,以减小摩擦力,在接触表面刷涂导电石墨乳润滑,同时也起到隔绝空气,抑制打火的产生。
该电极装置中,导电辊套4设计成弧型,这样有利于增大导电辊套4与丝材的接触面积,从而避免了丝材9与导电辊套之间存在夹缝而产生局部气体击穿放电的现象,同时分散了电流,降低了接触面的电流密度,避免丝材9表面因电流密度过大而发生局部过热,甚至熔化。另外,增大接触面积有利于增大导电辊套与被加工丝材9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丝材9能够带动导电辊转动,使丝材9与导电辊套4之间不打滑,保证滚动接触的持续性。
在电塑性拉拔过程中,两电极装置分别置于拉丝模8两端,使电流在拉拔过程中流过丝材9通过模具8而发生塑性变形部分,电塑性拉拔过程中,应保证电流引入方向与丝材9拉拔方向一致,最大限度的提高电塑性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营口)新材料工程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大连理工(营口)新材料工程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14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平面感应器间接加热大直径模具的装置
- 下一篇:手持式带钢纠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