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家用螺蛳剪尾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0019.X | 申请日: | 2013-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0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姜亚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22C29/00 | 分类号: | A22C29/00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陈静巧 |
地址: | 22300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用 螺蛳 剪尾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用器具,具体涉及一种家用螺蛳剪尾器。
背景技术
螺蛳归类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目、田螺科、螺蛳属,为单壳贝类,常生长在河沟、堤边的水下。古人在《本草拾遗》即称,螺蛳具有清热、利水、明目、消黄疸、水肿、淋浊、消渴,治痢疾、目赤翳障、痔疮、肿毒等药用价值。此外,螺蛳肉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味道极其鲜美,清明前后大量上市以供人们享用。百姓将带壳的螺蛳买回家后,烹调前须将螺蛳养在清水中,待螺壳内的污物吐出,还要将螺蛳壳尾剪去,烧熟上桌。吃时用嘴一吸,只有当螺蛳肉及壳内的汤汁同时入口,才能细品到它美味。但是,将螺蛳壳尾剪去的操作却是非常繁琐、费力费时。这是因为螺蛳尾壳比较硬,不仅要动用剪刀,甚至还得使用钳子,又由于螺蛳壳比较滑,稍有不慎,剪刀或钳子就会剪伤或夹到手指,叫人疼痛难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家用螺蛳剪尾器,目的在于通过这种家用小器具,替代剪刀或钳子,帮助人们方便安全地去除螺蛳壳尾。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称的家用螺蛳剪尾器,主要由剪尾装置及其手摇传动装置组
成。所述剪尾装置设有固定架,固定架的板面上设有螺蛳尾固定孔;所述手摇传动装置由手摇把、主动辊、过渡辊和从动辊构成,其中,手摇把转动轴连接主动辊辊轴,主动辊一端设有的外周齿,与过渡辊一端设有的外周齿相啮合,而过渡辊的外周齿与从动辊一端设有的外周齿相啮合;所述从动辊另一端的辊轴端设有与辊轴垂直相连接的切割刀翼,切割刀翼面与螺蛳尾固定孔所在板面作有活动间隙的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解决方案
所述手摇传动装置的主动辊、过渡辊及从动辊设置于箱壳体内,箱壳体设
有可打开的侧板和顶盖。
所述的切割刀翼由三个作等方位布局的切割刀构成,切割刀的刀口呈弧状。
所述的螺蛳尾固定孔为锯齿状孔。
所述的箱壳体下设有圆形的吸盘座。
所述固定架的下方设有聚料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作为家庭或饮食业厨用器具,剪切螺蛳尾快速、方便、省力,且不会碰伤手指,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件从动辊所连接的切割刀翼,与设有螺蛳尾固定孔的板面背面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剪尾装置1及其手摇传动装置2组成。剪尾装置设有固定架11,固定架的板面111上设有螺蛳尾固定孔12。手摇传动装置由手摇把21、主动辊22、过渡辊23及从动辊24构成。主动辊一端设有的外周齿221与过渡辊一端设有的外周齿231相啮合,而过渡辊的外周齿与从动辊一端设有的外周齿241相啮合。所述过渡辊另一端的辊轴端设有与辊轴相垂直连接的切割刀翼13。本实用新型的箱壳体3设侧板31和顶盖32。固定架的下方设有聚料斗14。箱壳体3下设有圆形的吸盘座4及其控制手柄(图中未予表示)。
又如图1、2所示,
所述过渡辊23的辊轴端设有与辊轴相垂直连接的切割刀翼13,切割刀翼由三个作等方位布局的切割刀131构成。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采用吸盘座控制手柄,使吸盘座固着在一平板上,将需要去尾的螺蛳尾部塞入螺蛳尾固定孔中,由于螺蛳尾固定孔呈锯齿状孔,螺蛳不会滑动而位移,转动手摇把,通过主动辊、过渡辊及从动辊的各外周齿的啮合,切割刀翼跟随从动辊轴旋转,与板面贴合的呈弧状刀口切割刀,则在螺蛳尾固定孔处的板面与切割刀之间产生剪切力,快速地将螺蛳尾切除掉,下落至聚料斗中再被丢弃。
综上,本实用新型可达到预期的发明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00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刨床的加工件导向装置
- 下一篇:电动行走喷雾器背推两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