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自动弯管机的齿形模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9892.7 | 申请日: | 2013-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1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何潜;钟炳学;魏栋;李金盛;王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高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弘;李翔 |
地址: | 2214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自动 弯管 齿形 模具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机械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用于自动弯管机的齿形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弯管技术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液压、石油化工、汽车、航空航天、船舶制造等多种行业,弯管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这些行业的产品的结构合理性、安全性、可靠性等。
弯管质量和弯管模具的正确设计及其工艺选择有着密切的联系,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自动弯管机的模具形式,以提高弯管的质量。
自动弯管机采用缠绕式弯管法,即夹紧块与弯曲模夹住管件,侧推滑块顶住管件,主轴带动弯曲模、转臂旋转,管件被缠绕在弯曲模圆弧槽内得到所需要的弯曲半径。侧推滑块由油缸推动,在弯曲过程中向前推动管件,有利弯管质量的提高。
现有弯管模具结构,主要包括弯曲模、夹紧块、定位座、侧推滑块四个部分,其中弯曲模装在机床主轴上,夹紧块通过定位座与机床转臂夹紧机构连接,通过弯曲模上镶块的弧度与夹紧块上的弧度配合夹住管件,并有主传动带动使管子弯曲成型。
现有弯管模具使用时管件的夹紧完全依靠机床夹紧机构与助推机构在工作时自锁来保证机构不松动,但在实际弯管中,遇到壁厚偏厚或者液压软管类接头壁厚不均匀的管件,弯管过程中助推机构会出现夹紧力不足、夹紧块后退或顶起的现象,导致管件夹持的一端变形,影响产品外观质量甚至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根据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自动弯管机的齿形模具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自动弯管机的齿形模具结构,是由弯曲模、镶块、定位块、夹紧块、定位座和侧推滑块组成,其中镶块固定在弯曲模上,所述的镶块和夹紧块配合面成齿形啮合。
所述的镶块和夹紧块处的齿形可以根据被弯曲管径、壁厚、弯曲半径进行调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后的有益效果是:将弯曲模上的镶块和夹紧块配合的部分做成齿形结构,通过齿形啮合,保证模具在弯管过程中不会出现圆弧方向的让位;同时由于采用了齿形结构,弯管时机床转臂夹紧机构通过定位座带动夹紧块旋转时提高了模具的传动效率,减少或避免了管件夹持部位的变形,使得管件质量更有保证,同时也容易实现厚壁管的弯管;必要时,可以增加与管件前段夹持内孔配合的定位块,更有利减少或避免管件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由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自动弯管机的齿形模具结构,是由弯曲模1、镶块2、定位块3、夹紧块4、定位座5和侧推滑块6组成,其中镶块2固定在弯曲模1上,所述的镶块2和夹紧块4的配合面7成齿形啮合。镶块2和夹紧块4是使用整块材料直接按照齿形的要求切割而成,由于是整体加工,保证了两个部件之间的一致性。镶块2和夹紧块4处的齿形可以根据被弯曲管径、壁厚、弯曲半径进行调整,选用合适的齿高、齿距参数,以达到提高模具啮合、增加传动效率的作用,从而减少或避免管件夹持部位的变形,获得更好的弯管质量,实现厚壁管的弯曲。
采用有芯弯管时,如果管件的内孔是台阶孔,芯棒只能做到与弯曲圆弧起始及后面一段的内孔尺寸相配合的直径,管件夹持部位及弯曲圆弧起始之前的一段容易产生变形,所以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单独的定位块,定位块前端的直径与管件夹持部位的内孔直径间隙配合,使得弯管时前端内孔始终处于填充状态,减少或避免产生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高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高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98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